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电工技术   52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26篇
化学工业   364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130篇
建筑科学   2646篇
矿业工程   236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1101篇
水利工程   100篇
石油天然气   183篇
武器工业   37篇
无线电   3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22篇
冶金工业   551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9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950篇
  2013年   787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鹏  韩锋  杜爽 《中国园林》2023,39(6):58-63
“关联性文化景观”中“自然元素”与其“非物质 要素”的结合方式因高度抽象的表达及多样的意义生成背景, 其阐释途径的合理解读具有复杂性,对之进行解读是揭示“关 联性文化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以分析心理学派代表人 物荣格《哲学树》中的11幅心理绘画“树原型”作为研究材 料,通过总结普适性的“还原性文本”,分析其叙事文本、意 指作用、隐喻关系;进而揭示其蕴含的人类视野中宏大的“世 界树原型象征”,通过文化升华后的“原型象征”进一步阐释 人类对“自然元素”的意义加工和修饰;最终得以形成超越 “自然元素”单纯本体的“哲学树”。并以此建构理解“关联 性文化景观”自然原型象征意义的途径,指出人类通过意识形 态下基于个人或集体的精神世界中“自然元素”印刻在“还原 性文本”中的方式,具象化“非物质要素”与“自然元素”动 态呈现关系在“关联性文化景观”语境下的表达方式,为解读 其他“关联性文化景观”原型象征的诸多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张彤 《世界建筑》2004,(9):88-89
在现今的建筑设计中,“功能”无疑是最不可动摇的信念,这似乎是勿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对于功能的绝对强调与简单,抽象的理解并没有使设计的品质取得普遍的提高。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中功能优先的直接体现是根据任务要求画出“泡泡图”,以此来规定建筑平面的生成。建筑师已经很少去认真思考人的身体尺度,各种动作行为对空间的要求以及更为复杂微妙的心理需要,建筑平面图变得与功能“泡泡图”一样抽象。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建筑的发展来探索建筑与人的心理关系及建筑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它从心理·建筑的地方性、心理·建筑的时代性、心理·建筑的互补性、适应性等三个方面来阐明建筑都应符合使用者的心理要求;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认识建筑,设计建筑。  相似文献   
54.
韩奕  戴志中 《华中建筑》2004,22(3):63-66
随着人们对“健康建筑”理念的关注,许多旧有的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本文对书刊交易市场中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关于书刊交易市场中健康、人性空间的设计原则,还以重庆市书刊交易市场为例,探讨了对现有书刊市场进行改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行为建筑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对行为建筑学中包含的行为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公众心理学进行了分析,最后初步探讨了行为建筑学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可回溯感是艺术欣赏和临摹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感受,即在审美过程中想象地再现原作的创作行为,是书法艺术凸显的审美心理现象。在计算机书法的研究中,鲜有研究以动画效果增强书法可回溯感,且缺少关于可回溯感的量化评估方法。因此,本文结合心理感知实验提出可回溯感的测评方法,并探究动态墨迹效果对书法作品可回溯感的影响。方法 首先将可回溯感分解为两种心理因素:顺序感和运动感。然后针对动态书法形式应用粒子动画制作7种不同墨迹效果,并设计心理感知实验对书法作品的可回溯感进行测量,即对选定标记点的运笔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对其运笔方向和相对速率进行估计。最后比较原作和动态书法可回溯感的差异,分析动态墨迹对书法作品可回溯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证明测评方法是可行的,并发现恰当运用动态墨迹效果,即沿笔迹流动的墨迹动画,可以改进作品的运动感、显著增强顺序感以及提升可回溯感,反之则不能。若混入逆向流动墨迹效果,会削弱其提升顺序感的效用,但减弱的程度与正逆向墨迹的比例并非线性关系。结论 运笔顺序和笔触运动感知的评测方法可以有效量化视觉艺术品的可回溯感,为书法欣赏和临摹过程的研究提供实证方法。动态墨迹的设计也可用于增进书法的艺术化呈现,特别是增强其可回溯感。  相似文献   
57.
以实际调查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以中国未来人口及家庭构成特征、心理行为特征、环境生态特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高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为依据 ,提出了由“起居型”向“表现型”过渡的中国 2 1世纪住宅发展趋势 ,并对居住建筑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使用面积标准 ,未来户型结构及套型模式 ,起居室等公共空间面积 ,厨房及卫生间的布局与面积等方面 ,对 2 1世纪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设计满足社会、家庭发展需要的居住建筑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8.
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量化行人交通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行人-机动车冲突点处的行人行为特征和人车运行规律,并描述了行人成群到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车队分析法建立冲突点车辆通行能力模型,并且利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为计算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了分析依据。模型计算的冲突车流通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效绿灯时间内冲突点处人车冲突的平均次数。模型计算通行能力总体上低于HCM 2000方法,结果随行人流量增加而呈现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模型建立在冲突点运行规律基础之上,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研究为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与交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本设计通过对教与学之间的行为心理分析,树立了本设计的设计理念,并希望将研究校园环境的成果运用到设计中,创造符合时代的作品。  相似文献   
60.
《岩土工程学报》1990,12(6):111
 &;lt;正&;gt; 第七届国际膨胀土会议将于1992年8月3—5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国际土协膨胀土专门技术委员会主席D&;#183;G&;#183;Frdluud希望中国向这次会议尽量多提交论文,并尽量多派人前往参加。这次会征求论文的范围除膨胀土外还包括湿陷性土等共18个方面内容(附后),会议接受论文摘要的截止日期为1991年3月1日。论文是否被录取,将于1991年5日31前通知作者,被录取的论文必须在1991年8月31日前寄到大会组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