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泥石流入汇主河情况下交汇口附近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志学  余斌  曹叔尤  方铎 《水利学报》2004,35(1):0033-0045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汇口附近各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泥石流入汇后下游水位相对壅高与流量比以及交汇角的关系,得出相对壅水高度随流量比及交汇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分析了主河在入汇口附近的淤积变化规律。在30°、60°和 120°交汇情况下,淤积量随支流流量及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淤积率则随总流量增大而减小,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大值。90°交汇时,淤积量随支流流量及流量比的增大而减小;淤积率随总流量增大而增大,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小值。平均及最大淤积深度在主支流量相当时出现最大值。顺河向交汇时,淤积深度最大值随交汇角增大而增大,120°交汇时淤积深度与30°交汇时相当。  相似文献   
5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电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纵观四川水电发展形势,前景看好,困难不少,机遇和挑战并存。文章分析了四川水电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3.
悬移颗粒运动特征值的分形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富泉  曹叔尤  刘兴年 《水利学报》2000,31(9):0065-0070
运用随机分形动力学方法,导出了悬移颗粒运动特征值的理论分布,它们是稳定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和列维分布。后者具有分形性质,其动力学基础是分数阶发展方程,物理机制在于湍流猝发和湍流相干结构的分形特征。以Sumer和Deigaard等人的实验资料为例,给出了应用示例。结果表明:悬移颗粒运动轨迹的特征值大多数服从具有分形性质的列维分布。  相似文献   
54.
宽级配推移质输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宽级配卵石河道粗细颗粒泥沙的输移特点,提出一种反映粗化细化过程的特征参数-粗化细化程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来描述河道粗化细化过程中输沙能力的不同特点,同时,在对床沙位置进行实测的基础上,把粗化过程和床沙位置特征参数联系起来,用床沙位置特征参数来反映,刻化粗化细化过程中的程度;由此而对非均匀粗细泥沙输移中粗化细化程度对输沙率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探讨,获得粗化细化程度对粗颗粒泥沙推移质输沙率影响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5.
粗细化过程中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处于淤交替(粗化细化)过程下的宽级配非均匀沙起动特点进行了分析,文中首先探讨了均匀沙起动流速的表达方式,然后引入非均匀沙暴露高度和泥沙粒径的关系和研究成果,导出了宽级配非均匀沙分级起动流速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资料检验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6.
推移质输沙率神经网络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协康  方铎  曹叔尤 《水利学报》2000,31(9):0074-0079
本文在分析推移质输沙率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概化为一种非线性的输入输出泛函关系。而后以人工神经网络作用原理建立了推移质输沙率的反馈网络模型。在变坡水槽中铺设天然沙,进行了九组不同流量、坡降及床沙组成的恒定流推移质输沙率试验。对每组试验过程连续接沙,称取并记录每次接沙时间、输沙量及其最大粒径,直到床面粗化稳定为止。以此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及模拟,显示了该推移质输沙率反馈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7.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及其灾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止措施——农业耕作措施,梯田和林、草整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8.
在水土保持研究中 ,常采用对数模型来描述各因素间的关系 ,这种模型往往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发现这种“好”模型并不一定得出好的计算结果。对此 ,本文分析了其内在原因 ,发现对数模型具有放大或缩小误差的特性 ,指出对数模型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9.
甘肃省静宁县东峡水库是一个通过改变运用方式使水库获得新生的实例。该库过去采用蓄洪运用方式,入库泥沙几乎全部淤在库内。运用18年,库容损失54%。因此水库防洪能力降低,导致运用14年被迫改建三次,共加高大坝10米。1978年以来,改为蓄清排浑方式运用,至1981年,四年内不但不淤而且排泄了部分前期老淤积物,恢复了  相似文献   
60.
蒋家沟流域输沙预测模型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时间和控制因子两个角度,初步探讨了蒋家沟流域产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由周期预测和控制因子预测组成的综合预测模型,可对蒋家沟泥石流的输沙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同时,在探讨了模型存在的及有待改进的问题的基础上,还对综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