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不同含水量的芦苇木质纤维素(以下简称芦苇)为试验材料,采用5 MeV电子束辐照处理,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不同含水量芦苇化学组分、超分子结构、粉碎粒径及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的芦苇经电子束辐照后均发生降解,超分子结构受到破坏,粉碎后小粒径颗粒显著增加,酶解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当吸收剂量相同时,不同含水量芦苇的表观形貌、超分子结构及粉碎粒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酶解转化率与含水量呈负相关,含水量5%、10%和50%的芦苇经过500 kGy电子束辐照后,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22.24%、19.76%和18.57%,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为25.04%、23.84%和19.56%,经过1 000 kGy电子束辐照后,含水量5%、10%和50%的芦苇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为54.09%、47.27%和49.24%,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62.30%、53.25%和47.83%;当吸收剂量为500 kGy时,含水量为5%的芦苇纤维素、半纤维素较含水量10%和50%芦苇降解严重,而当吸收剂量为1 000 kGy时,含水量为50%的芦苇纤维素、半纤维素则较含水量5%和10%的芦苇降解严重,并且...  相似文献   
62.
李斌亮  赵明敏  雷鸣  刘安  李旻 《移动通信》2024,(4):41-46+53
RIS在提高感知系统可靠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可移动天线技术可以利用天线的局部运动,动态地改变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处的天线位置,以优化信道条件,提高通信性能。因此,将可移动天线技术引入RIS,通过充分利用无线信道在有限区域的空间变化,进一步实现智能可控的无线信道传播环境。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可移动单元的智能反射面辅助近场定位技术。首先,提出了基于近场模型的最大似然定位算法,并推演出衡量定位性能的CRLB。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梯度下降的交替优化算法,实现智能反射单元动态位置和波束赋形的联合优化,以获得RIS用于定位的优化结构和相位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单元的RIS相比,通过灵活调整RIS反射单元的拓扑结构,获得更好的信道条件,能够显著降低用户位置估计的CRLB,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63.
64.
李宁  董为为  刘安 《水泥》2015,(10):57
<正>为了提高生产和控制水平,我公司决定对一期10 000t/d生产线熟料DCS系统实施ABB专家优化系统(cpm Plus/Exper Optimizer,以下简称"EO系统")改造。通过EO系统,熟料生产线可以24h不间断地保持在最佳操作方式,实践证明了该EO系统的有效性。1 EO系统介绍EO系统是ABB公司开发的基于图形编程环境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通平高速(湖北通城县至湖南平江县)的试验施工数据收集,针对沥青混合料级配这一指标经行总结和分析。最终对沥青混合料级配过程控制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6.
以碳原子数为12的烃类捕收剂为研究对象,利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研究了药剂的几何构型和净电荷、前线分子轨道构成等电子结构参数,探讨了这些参数对烃类药剂捕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浮选试验和润湿热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和芳烃在碳原子电荷、EHOMO和ELUMO、ΔELUMO-HOMO上存在较大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浮选捕收性能。根据ΔELUMO-HOMO判断出3种药剂的捕收性能为苯己烷十二烯十二烷,与浮选试验和润湿热测试结果吻合,量子化学计算为煤泥浮选药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7.
高光耀  马文来  刘安 《中国机械》2014,(20):123-124
本文基于WIFI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数学模型,结合实际需求分析,通过单片机总控,各功能模块有机整合,优化软硬件设计,完成最终制作调试,实现飞行器的自由巡航、悬停、降落和视频探测等功能,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8.
城市夜景照明是城市繁华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白天美,夜晚更要美。美的市容不仅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折射出城市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9.
罗胜元  陈孝红  刘安  李海  孙冲 《石油学报》2019,40(8):941-955
中扬子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具有良好的气体显示,是四川盆地外页岩气新的勘探区。通过对2口页岩气探井共64块水井沱组页岩的含气性现场解吸,测定了解吸气含量、气体组分、解吸气碳和氢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了解吸气组分变化、解吸过程中气态烃和二氧化碳同位素的变化,同时探讨了页岩气赋存状态、气体稳定同位素倒转特点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水井沱组页岩现场解吸气含量为0.32~5.48 m3/t,连续含气量大于2 m3/t的地层厚44.05 m,含气性与TOC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解吸气甲烷含量为81.90%~95.48%,乙烷含量为0.78%~3.95%,含微量丙烷,为典型的干气;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稍高,平均约为6.7%,二氧化碳含量低于1%,不含H2S;吸附气占50%~60%,游离气占40%~50%。解吸早期吸附性弱的CH4和N2先脱附出来,吸附性强的C2H6和CO2后脱附出来,至解吸结束仍有相当量的C2H6和CO2未脱附出来。解吸过程中碳、氢同位素均发生变化,δ13CCH4变化范围为-39.92 ‰~-25.86 ‰,δ13CC2H6为-41.57 ‰~-39.34 ‰,δ13CC3H8为-40.89 ‰~-35.46 ‰,δ13CCO2为-23.42 ‰~-19.23 ‰;δDCH4为-136.90 ‰~-128.00 ‰,δDC2H6为-160.45 ‰~-155.30 ‰;由于同位素的质量分馏效应,解吸过程中残留的甲烷碳同位素增大了5.15 ‰~13.33 ‰,甲烷氢同位素增大1.64 ‰~8.90 ‰,乙烷碳、氢同位素和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基本不变。气体碳同位素分馏还受页岩物性的影响,大的孔隙体积引起更显著的甲烷碳同位素分馏效果,同时还引起乙烷体积含量的差异。利用解吸半量体积所取气样的同位素值代表全部气体的平均值,δ13CCH4平均值为-33.19 ‰,δ13CC2H6平均值为-40.04 ‰,δ13CC3H8平均值为-39.07 ‰,页岩气表现出δ13CCH4 > δ13CC2H6且δ13CC3H8 > δ13CC2H6、δDCH4 > δDC2H6的同位素"倒序"特征。与威远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类似,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同样处于气态烃同位素反转阶段的早期,具有多源复合热成因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
中扬子宜昌地区作为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之一,多口井于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中见页岩气显示,但含气性差异较大。基于区域地质背景与页岩气钻井资料,结合现场解析含气量测试数据,描述了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纵向分布特征,探讨了页岩气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区水井沱组黑色岩系主要为碳质页岩和灰质页岩,厚50~140 m,有机碳含量高,以Ⅰ型为主,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具良好的生烃潜力;现场解析含气量为0.32~5.48 m3/t,含气量大于2 m3/t的页岩累计厚度达到44.05 m,反映该区页岩具较好的整体含气性。水井沱组页岩含气性受沉积相带、有机碳含量、矿物组分、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地层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陆棚相沉积的黑色碳质页岩含气量高于斜坡相灰色钙质页岩,而局限台地相泥灰岩含气量最低;含气量与页岩中有机碳含量、石英矿物含量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与碳酸盐矿物含量呈弱的负相关性,与黏土矿物含量关系不大,而有机碳含量对含气量的控制作用更为显著;页岩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分布差异是导致含气量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页岩含气量还与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层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