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硅对易切削贝氏体塑料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型易切削贝氏体塑料模具钢(Y82)的性能及影响因素。Y82钢采用中碳成分,以普通合金元素锰、硅和硼合金化,在空冷后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及较高的空冷淬透性。分析了合金元素Si的作用,Si使CCT曲线中贝氏体转变区向右下方移动,因而使贝氏体转变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可以形成细小的针状下贝氏体,并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形成下贝氏体,对于大尺寸的模具,即使其内外冷速度不同,都会得到均匀的下贝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了钢的空冷淬透性,Si还提高了钢的强韧性及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魏氏组织渗碳体与奥氏体的Pitsch和T-H位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飞  张文征  张驰  齐彦  方鸿生 《金属学报》2000,36(7):673-678
介绍了获得满足△g平行法则的位向关系、惯习面、正空赣 倒空间准不变应变线的计算方法,解释了高锰钢中先共析魏氏组织渗大体在奥氏体晶内析出时的Pitsch和T-H的位向关系惯习面上的晶格匹配示意图。  相似文献   
63.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所收集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Ac3和Ac1点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散点图和均方误差、相对均方误差和拟台分值3种统计学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c3和Ac1的3种统计学指标分别为238℃,14.6℃;2.89%,2.06%和1.8921,1.7011。散点图和统计学指标均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陛能优于Andrews公式。此外.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C和.Mn的含量对Ac3和Ac1温度的定量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和Mn含量与Ac3和Ac1点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4.
1 500 MPa级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度钢的疲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种C-Si-Mn-Cr合金,通过900 ℃奥氏体化20 min、空冷及280 ℃和370 ℃回火2 h,获得了抗拉强度为1 500 MPa的新型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组织高强度钢.利用疲劳实验研究了B/M复相高强度钢的疲劳极限,并采用C-T试样测定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结果表明,B/M复相高强度钢的疲劳极限超过700 MPa,疲劳裂纹门槛值约为12.7 MPa*m1/2;经370 ℃回火的B/M复相高强度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280 ℃回火时低;这种钢的疲劳性能较常规调质处理的高强度钢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5.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25.9Zn—3.75Al(wt-%)合金的贝氏体相变机制结果表明,贝氏体α_1在形成初期内部没有层错,早期典型形态为一侧比较平直,另一侧则存在三维巨型台阶,台阶宽面与贝氏体惯习面平行,其高度和间距分别约为10—40和50—230nm,台阶是可动的,贝氏体通过台阶的移动而增厚  相似文献   
66.
低合金高强度钢钛微合金化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总结了钛在低合金高强钢中的析出行为,包括析出物的种类、形态、尺寸及析出动力学;讨论了钛的碳化物、氮化物及硫化物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概述了钛微合金化在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工业应用进展、难点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7.
Al-Ti-C中间合金细化剂的组织及其细化性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一析方法在低温、低搅拌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几种成分的Al-Ti-C中间合工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措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中间合金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Al-Ti-C中间合中的第二相粒子为块状Al3Ti和亚微米尺寸的非整化合物TiCx,其中x在0.49~0.78之间不等,细化结果表明。Al-Ti-C对工业纯铝具有良好的晶粒细化效果,细化的闰核心为Ti,  相似文献   
68.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伟  白秉哲  方鸿生  谢锡善 《金属学报》2004,40(11):1133-1137
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建立了预测钢的奥氏体形成温度(Ac1和Ac3点)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散点图和均方误差、相对均方误差和拟合分值三个统计学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c3和Ac1的三个统计学指标分别为23.8℃,14.6℃;2.89%,2.06%和1.8921,1.7011.散点图和统计学指标均显示: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优于Andrews公式.此外,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C和Mn的含量对Ac1和Ac3温度的定量影响,计算结果显示,C和Mn含量与Ac3和Ac1点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钢中合金元素间存在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69.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镍氢电池阴极材料的合金成分对电化学容量衰减速度的影响.用"留一法"训练了模型,模型对训练样本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散点图中沿0~45°对角线分布,误差为:均方误差(MSE)为0.1195,相对均方误差(MSRE)为20.54%,拟合值(VOF)为1.9144.对合金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容量的衰减速度随N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Co、Al和S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La含量和Nd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0.
总结了国内外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争论焦点和重大分歧,涉及贝氏体相变过程伴随的表面浮凸效应、相变产物晶体学、贝氏体铁素体的“中脊”和“边脊”、下贝氏体碳化物的析出形态等;研究了贝氏体碳化物的不同特殊析出形态和α/γ相界面的巨型台阶;提出贝氏体铁素体可能按置换型原子体扩散控制台阶机制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