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6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4篇
能源动力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61.
62.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及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侧导致微电网环境下的能量管理愈发困难.为实现微电网能源高效消纳及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能量交易优化模型.针对光伏产消型社区微电网建立一种新型区域电力市场模型,并根据电网分时电价模型及内部交易电价模型提出市场交易模式选择方案.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产消者负荷模型,并搭建用户经济模型.基于主从博弈理论提出售电用户(主导方)与购电用户(随从方)的博弈模型,并结合微分进化算法提出该模型的求解流程.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对于提升社区收益、促进能量消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研究大停电中连锁故障的关键演变特征有利于辅助理解电力系统故障级联传播现象,总结实际系统行为特点。在前文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评述基础上,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8次大停电实例,对其关键特征进行了细致剖析,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大停电前期连锁故障的演变过程、临界事件、主导模式与基本共性,对照连锁故障实际过程进一步说明了现有理论实用性不佳、对所涉因素及系统行为考虑过于简化等弱点。此外,针对新的WAMS、灾害监测等信息化系统发展,从电网脆弱性深度分析、故障在线诊断与智能告警、设备状态监测与建模等角度提出研究展望,讨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针对解列面附近节点在解列之后出现的电压偏低,导致系统静态安全遭到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潮流路径末端识别的解列面调整策略.传统主动解列研究仅关注发电机同调性和孤网有功平衡,并未对节点电压导致的系统安全问题做针对性研究.与传统研究不同,作者在其基础上还考虑了节点电压导致的系统安全问题:一方面,通过理论推导证明该问题的根源在于解列后孤网的网络结构不合理,并总结出系统结构性变化对节点电压的影响及其规律;另一方面,结合该规律,提出了一种以潮流路径末端开断为原则的方法来调整解列面.算例结果表明:相比无功补偿方法和传统解列方法,所提出方法能够更大程度地改善解列后孤网的节点电压情况,从而提高解列后系统的静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中等规模风电通常经35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直接并入地区电网,具有非均匀接入特性及不确定性,易导致地区电网出现局部消纳困难与局部负荷重载并存的现象,造成阻塞风险甚至消纳困境。基于高压配电网的拓扑重构能力,提出以110 kV变电单元组的可行拓扑状态为控制对象的高压配电网机会约束转供模型,利用风电-负荷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对随机变量进行多状态建模,以源荷功率均衡分布为目标,构建不确定性条件下以拓扑重构为手段的高压电网运行优化技术。实际算例测试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疏导高渗透率风电非均匀接入后地区高压电网的消纳矛盾,并有助于提升高压电网资产的利用效率以平抑阻塞风险。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研究励磁调节器的原理、作用和典型的结构模型,在单机无穷大系统Phillips-Heffron模型上推导了加入自动励磁调节器后对提高发电机并联运行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在PSD-BPA软件上建立相应的模型并模拟仿真其效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电网评价方法一直是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科学、合理的电网评价方法对电网未来的规划和改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构建了一种基于激励惩罚机制和变权法的配电网每日运行效能评价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激励惩罚评价模型和变权理论对配电网进行单一时间断面上的评价。然后对一天内配电网的运行效能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和对比分析,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运行效能评价系统的区分度和灵敏度,提升评价方法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68.
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冷变形量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分析了此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大,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差值缩小,屈强比由0.35增大到0.96。平均抗拉强度增加的速率近似等于平均硬度增加的速率。在此冷变形过程中,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奥氏体含量逐渐变少。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与马氏体含量成正相关关系。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是应变诱发马氏体或形变孪晶与位错塞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随着微网数量不断增加及风电渗透率逐渐提高,微网与配电网频繁的能量交互对配电网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少微网与配电网之间非必要的能量交互,促进风电就近消纳,构建了计及风电不确定性,以系统运营主体收益最大化、多微网用电总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区域多微网-配电网能源交易模式。首先,该模式通过运营主体整合区域内负荷及风电出力情况,划分系统内部峰谷时段,提高风电利用率。其次,为增强应对风电不确定性的能力,交易模式采用负荷转移率刻画峰谷分时(time-of-use,TOU)电价用户响应度,并建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区域多微网系统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模型。最后,采用与蒙特卡洛方法相结合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对交易模式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所提交易模式有利于降低微网用电成本,提升多微网整体效益,实现区域多微网系统与配电网友好互动。  相似文献   
70.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热膨胀仪,研究两相区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7Ni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热膨胀曲线,定量地测量了7Ni钢在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工艺各阶段的逆转奥氏体生成量及转变速率,揭示逆转奥氏体的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逆转奥氏体在QLT工艺中的转变依次经历了淬火保温、淬火冷却、回火保温、回火冷却四个过程。适当升高两相区淬火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回火过程中逆转奥氏体的转变,并促进其均匀分布,从而使7Ni钢强度降低,塑韧性增强。两相区淬火工艺为660℃保温30min时,7Ni钢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并完全满足标准ASTM A553规定的9Ni钢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