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66篇
  免费   2817篇
  国内免费   3938篇
电工技术   581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000篇
化学工业   2815篇
金属工艺   2056篇
机械仪表   7398篇
建筑科学   5291篇
矿业工程   2192篇
能源动力   909篇
轻工业   3238篇
水利工程   1862篇
石油天然气   2242篇
武器工业   712篇
无线电   175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08篇
冶金工业   1289篇
原子能技术   469篇
自动化技术   53392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1160篇
  2020年   1325篇
  2019年   1575篇
  2018年   761篇
  2017年   1339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2266篇
  2014年   5743篇
  2013年   4546篇
  2012年   5816篇
  2011年   6435篇
  2010年   6123篇
  2009年   7325篇
  2008年   9183篇
  2007年   6874篇
  2006年   5821篇
  2005年   7147篇
  2004年   7182篇
  2003年   6516篇
  2002年   5705篇
  2001年   4563篇
  2000年   3248篇
  1999年   1812篇
  1998年   1524篇
  1997年   1563篇
  1996年   1394篇
  1995年   1174篇
  1994年   930篇
  1993年   787篇
  1992年   638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583篇
  1989年   5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62.
63.
本文阐述了5700测井系统智能绞车黑匣子在测井过程中对井下张力、深度、速度等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两种黑匣子("软件"黑匣子和"硬件"黑匣子)在延长市场的应用,对"硬件"黑匣子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
采用机器人在位光学检测系统实现法兰密封型面误差检测与表面缺陷识别是解决核电现场人工检修可靠性差、存在核辐射伤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在狭小空间生成无干涉碰撞扫描测量路径、实现多次测量数据融合与型面误差计算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设计了具有6自由度运动功能的机器人在位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单幅测量范围200mm×160mm~800mm×640mm、测量景深400~800mm、机器人工作半径1200mm,研究了测量系统手-眼标定矩阵计算与扫描位姿优化方法,并根据法兰密封型面完整测量需求生成扫描工位与机器人运动路径,提出面向法兰密封型面特定结构的测量数据融合与型面误差计算方法,开发出具备机器人测量路径控制、大规模测量点云预处理、三维匹配与色谱显示、型面误差计算与技术报告输出等功能的RobotScan软件。按照德国VDI/VDE标准对机器人检测系统精度进行了验证,单球直径、双球球心距的最大偏差小于0.025mm、平均偏差小于0.02mm,可满足核主泵复杂零件在位自动光学检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5.
66.
67.
针对薛虎沟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现象展开研究,采空区流动区域主要分为扩散流动区和微流动区2部分,详细解释了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扩散流动区域和微流动区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借助Surfer 8.0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法将大量离散型数据进行插值法计算,使得数据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随后进行建模处理,分析得到采空区漏风主要分为上隅角漏风区、下隅角漏风区和支架后漏风区3个区。结果表明,下隅角漏风和支架后漏风对生产影响较小,可以人为控制;上隅角漏风为煤自燃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条件,造成的煤体自燃会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68.
69.
振动能量广泛分布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比如人体运动、机器振动、微风吹动、水纹波动、声音振动等,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对未来电子器件的自驱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电磁、压电、摩擦电三种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工作机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对三种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做出了归纳与概括。最后,对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