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91篇
综合类   53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7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2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71.
在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北东青海省境内的尤亚拉(第马日扎山)及木乃山之间的陇亚曲沿岸有大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在1976年12月17日成像的MSS假彩色合成卫星象片上,这些冰碛物呈扇状分布于常错断陷盆地内,呈淡蓝褐色色调,中部微凹。分布区海拔高度自5120米至4950米,总长度约30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系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具有“流动形态结构”特征的最大的冰川堆积。在源头区及木乃山的5500米以上的山坡尚发育有现代小型山谷冰川及冰斗冰川。  相似文献   
72.
华北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盆地各主要拗陷都是张性盆地,构造演化的三阶段形成盆地发育三期,由于基底结构、沉降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成油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垂向上为三层含油结构,其中油气主要富集在断陷充填期,为下第三系自生自储油气藏。   相似文献   
73.
方正断陷的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通过对方正地区所发现的负花状构造及其有关构造运动形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方正断陷是走滑-拉分形成的断陷盆地。并从动力学、构造学等方面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4.
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一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一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一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75.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温-压系统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出发,应用地温一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莫里青断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一压系统的特征,并结合构造分布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莫里青地区地温梯度总体较高,地温异常在平面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地温场的分布对生油门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2400m为界,深部发育弱异常高压,油气垂向运移力较弱,发育弱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受温压系统和构造格局的影响,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下部弱高压型温压系统的中上部,横向上则主要集中在相对低能的温压分区内。  相似文献   
76.
迄今国内最大的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项目——大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日前通过专家和甲方验收,处理结果为整体认识徐家围子地区断陷构造提供了客观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7.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挤压变形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综合勘探程度较高的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钻井与地震资料,对早白垩世早期(相当于热河生物群时代)的地层进行了构造特征研究.确定了徐家围子断陷是受徐西和宋西两条大断裂控制的复合断陷,控陷断裂NNW延伸的部位控制了宋站、杏山和肇州三个沉降中心的形成,沙河子组沉积末期和营一段火山岩喷发后的挤压作用在盆地内形成了断弯褶皱、断展褶皱和反转构造等构造样式,奠定了徐家围子断陷"二横三纵"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天然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78.
铀源体、活化区、红色盆,断陷带构成我国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四位一体的区域成矿要素。 加里东准地槽发育阶段,广泛沉积了C、Si、泥富含有机质的碎屑岩建造,吸附了大量的U,形成震旦-寒武纪的含铀岩系。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花岗岩浆活动,使得陆壳遭受强烈的改造,含U基底岩系被吞蚀和重熔,形成富U花岗岩体。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进一步使岩体中的U遭受内生、构造、表生的活化改造,产生活动U的富集区。在白垩-第三纪的干旱、炎热古气候条件下,U经过强风化和热水浸出,在断陷带内富集成铀矿床——“岩源活化”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79.
王燕  滕琳  吕瑞雪  杜传伟  罗海宁 《中州煤炭》2022,(11):53-57,79
针对莺山断陷北部沙河子组沉积相带变化快、钻遇井较少、沉积分布规律及物源认识不清等问题,采用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等手段开展研究区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包括3亚相9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包括2亚相6种微相,湖泊相包括2亚相4种微相。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地震相划分为3类:①平行、中低振幅、连续;②似平行、中低振幅、中低连续性;③杂乱反射、中低振幅、断续。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表明研究区沙河子期主要受三支物源体系控制(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最终明确各个砂组沉积演化规律,每个砂层组时期沉积类型存在差异。该研究成果可为莺山断陷北部沙河子组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0.
为进一步探讨陆相断陷盆地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的关系,以车镇凹陷车西地区为例,在明确超压系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超压系统在影响排烃模式、提供运移动力和决定油气聚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西地区的超压系统可划分为弱、中、强超压3层结构,其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区超压系统下存在超压内部稳态排烃和超压凸面幕式排烃2种模式,超压是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倒灌的主要动力,超压系统的平面分布和纵向配置控制了超压盆地的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及聚集规模。根据研究成果,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超压源离心泵式油气运聚模式,超压系统内部的有利压力配置区、有利泄压区域与超压下部有效储层的合理配置区为油气成藏的潜力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