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78篇
  免费   8278篇
  国内免费   4736篇
电工技术   3298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330篇
化学工业   3634篇
金属工艺   3089篇
机械仪表   6188篇
建筑科学   4476篇
矿业工程   3078篇
能源动力   2489篇
轻工业   2284篇
水利工程   2048篇
石油天然气   2057篇
武器工业   868篇
无线电   146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35篇
冶金工业   1966篇
原子能技术   1418篇
自动化技术   8209篇
  2024年   465篇
  2023年   2129篇
  2022年   2209篇
  2021年   2891篇
  2020年   2342篇
  2019年   3085篇
  2018年   1559篇
  2017年   2448篇
  2016年   2794篇
  2015年   3388篇
  2014年   6147篇
  2013年   4816篇
  2012年   5705篇
  2011年   5882篇
  2010年   5308篇
  2009年   5637篇
  2008年   6076篇
  2007年   5190篇
  2006年   4399篇
  2005年   4145篇
  2004年   3549篇
  2003年   3112篇
  2002年   2622篇
  2001年   2377篇
  2000年   1918篇
  1999年   1658篇
  1998年   1376篇
  1997年   1311篇
  1996年   1223篇
  1995年   1056篇
  1994年   933篇
  1993年   767篇
  1992年   748篇
  1991年   704篇
  1990年   667篇
  1989年   616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特高压变电站1100kV HGI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2.
下击暴流等极端风具有强烈的非平稳特性,给风场特性分析、结构响应计算带来挑战。根据经验将非平稳风分为时变平均风和零均值脉动风分别进行分析,是处理非平稳风速信号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几种常见时变均值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波谷寻找的经验小波变换方法,用于下击暴流时变平均风速提取,并将提取的时变平均风和脉动风用于分析某幢高层建筑顶部位移响应。对2组下击暴流的分析结果得出:与经验模态分解和离散小波变换方法相比,基于能量波谷寻找的经验小波变换方法模型提取的时变平均风更符合预期,对应的结构响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73.
74.
为研究硬岩矿山开采诱发微地震信号的频率特征,采用频谱分析结合能量谱密度方法,对开采过程微地震活动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获取了硬岩体诱发微地震信号的能量分布。结果表明:微地震波传播过程的衰减影响各频率区间能量比重的变化,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低频区间能量比重增加,中高频区间能量比重减小。当波传播到200m左右时,能量比重较高的频率区间段发生明显变化。波在200~500m传播范围内,能量比重较高的频率区间主要在20~40Hz,且区间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利用上述硬岩开采诱发的微地震波传播过程的频率特征,对提高硬岩体诱发微地震事件的识别与震源机制计算时滤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含V型相交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V型相交裂隙岩体试件的力学特性和裂纹演化规律,采用MTS815电液伺服控制试验机对含不同夹角V型相交裂隙岩体试件进行了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强度与变形特性、裂纹演化与破坏模式及能量耗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隙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进入裂纹萌生与扩展阶段早于完整试件,在峰前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降现象,在峰后破坏阶段,完整试件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的快速跌落,而裂隙试件呈现台阶状多阶段性跌落,甚至缓慢水平下降,体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②裂隙试件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均有明显减小。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裂隙夹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轴向峰值应变主要受裂隙夹角的影响,总体随夹角的增大呈线性减小的趋势;③裂隙的存在能够完全改变岩体试件的破坏模式,随着裂隙夹角的逐渐增加,裂隙试件破坏模式的演化过程为:台阶式张拉-剪切复合破坏(30°)→张拉-八字形剪切复合破坏(60°)→台阶式平行双斜面剪切破坏(90°)。当裂隙夹角为60°时,试件的裂纹演化和破坏模式体现出对加载方向近似的结构对称性特征;④相交裂隙试件单轴压缩破坏的弹性应变能、耗散能、总能量和能量耗散率均较完整试件有大幅度的减小。裂隙试件产生的裂纹数量越多,试件表面的脱落现象越明显,耗散能和能量耗散率也越大。拉-剪复合破坏比单纯剪切破坏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试件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模式能很好地反映试件的能量耗散特性。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膨胀机主轴的缝隙腐蚀行为,搭建了模拟缝隙腐蚀实验装置。通过电化学测试,确定了不同缝隙位置处的自腐蚀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缝隙内腐蚀反应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缝隙内腐蚀反应经历双电层形成-氧浓差电池形成-金属水解三个反应过程。在富氧条件下,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Fe(OH)2。随着氧气的耗尽,氧浓差电池形成,腐蚀产物逐渐向FeOOH和Fe3O4转变。  相似文献   
77.
采用DYD-10电子万能试验机和PCI-8型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不同煤厚(11.11%,20.00%,33.33%,50.00%,62.50%)的试件开展了单轴载荷作用下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力学及能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煤厚占比增加,试件压裂形态从拉伸破坏,经过拉伸剪切复合型破坏,逐步变为剪切破坏;试件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压密阶段占比逐渐延长、弹性阶段占比逐渐缩短;随着载荷不断增大,声发射能量和振铃计数均出现与应力应变曲线相匹配的阶段性变化,单轴压缩破裂时AE峰值能量随煤厚占比增大而减小,平均减小率为13.32%;根据能量理论,试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弹性能、耗散能分别在弹、塑性阶段有明显增加,随煤厚占比增加,试件储能极限和耗散能转化率逐渐降低,能够有效表征煤层采动覆岩裂隙演化及煤层受载破坏时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78.
为了精确获取爆破振动速度、加速度信号携带的时频特性信息,结合某矿山岩质边坡的爆破振动监测试验,基于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方法对监测信号进行了分析处理,揭示了速度、加速度能量在时间、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方法去噪能力较强,且分解的速度信号能量集中于低频带0~50Hz范围,而加速度能量在80~100dB范围所占比例较大,且加速度能量逐渐向高频段集中,与速度能量分布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9.
靖东平 《能源科技》2020,18(2):92-95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参数提高、材质升级,化学技术监督中的监督指标对机组经济性和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机组典型案例分析、技术监督报告、现场实测等,对目前化学监督中影响较大的、关键的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找出了6项化学监督中超(超)临界机组关键的、影响较大的控制监督指标,且提出了指标控制值和控制方法。这项系统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指导超(超)临界机组化学监督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以控制超(超)临界机组因参数提高和材质升级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80.
现有文献针对计及转子变流器(RSC)控制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定子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将定子磁链当作一阶直流衰减分量或忽略功率外环控制。基于DFIG电压、磁链和RSC控制方程,得到定子电流关于定子电压和定子功率的传递函数,提出定子电流的精确解析表达式。基于RSC内、外环PI参数关系,推导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和角频率关于PI参数的表达式。分析了RSC内外环PI参数对定子电流直流衰减分量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为PI参数选取和保护装置测量、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