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2篇
冶金工业   10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72.
一、注后镇静钢锭的计算(一)数学模型考虑到镇静钢锭头部有保温帽,因而高度方向的热状态不可忽视,为此计算采用三维数学模型。1.基本假设(1)一批钢锭是同时浇注、脱模、装炉;  相似文献   
73.
本文运用两段加热法对钢锭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待轧时间与最佳低温设定值有对应的关系,针对某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得出了待轧时间与低温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式,并已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74.
温治  向顺华 《工业炉》1997,19(2):3-6,13
本文采用热跟踪测试法现场实测了连铸坯在整个传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验证在线数学模型正确可靠的基础上,开发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温降规律的在线控制和管理数学模型。该模型经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与人工不定期实测相比,在纷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连铸坯热状态参数具有连续、准确、快捷等优点,实现了连铸坯热状态参数的计算机在线控制和管理,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5.
连铸坯热送系统数学模型及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要地介绍了连铸坯热送系统的工艺,热送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连铸坯连热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6.
针对某公司环形加热炉的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管坯加热过程的三维传热数学模型。采用交替隐式格式的TDMA(三对角矩阵)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环形加热炉管坯加热过程三维传热数学模型计算机数值仿真系统。利用管坯内部温度黑匣子实验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可信,同时也证明了利用管坯二维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实现在线计算机优化控制的可行性。所做工作为某公司即将开展的管坯加热过程计算机优化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圆形喷口紊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珏  温治  王俊升 《冶金能源》2007,26(1):16-20
中厚板无约束淬火主要采用上下集管圆形射流冲击冷却方式,使淬火钢板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得到冷却。本文通过建立单股圆形喷口紊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对单股射流冲击热钢板的射流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和自由液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冲击射流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及钢板表面的换热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不仅为钢板淬火过程的温度场模拟、热应力应变场模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换热边界条件,也为优化钢板淬火控冷工艺、保证钢板淬火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以天津钢管公司的环形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环形加热炉管坯连续加热过程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解析。同时开发了计算机仿真界面,对管坯在炉内的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现场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信的,可以作为离线数值仿真优化计算的基础。对即将开展的天津钢管公司环形加热炉技术改造和优化加热工艺制度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以某公司拟建的高温蓄热式室状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烘炉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其中包括:炉膛热平衡数学模型、复合炉墙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和废气温度计算模型等。并运用数值差分技术和四阶龙格一库塔法进行了数值注解,开发了计算机数值仿真软件包,对不同燃料量下的烘炉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对拟建的高温实验炉,为了保证在90分钟内使炉温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求,其最佳煤气流量应该控制在70~90m^3/h。  相似文献   
80.
在详细分析了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某公司拟开发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实验炉"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数值优化计算和控制方案设计.所设计的实验炉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蓄热烧嘴及蓄热体可方便拆装,便于对不同材质和不同结构的蓄热式烧嘴进行研究;设有数根可灵活调节流量的炉底冷却水管,保证实验期间的炉温稳定;在蓄热体内和炉膛等重点研究对象中都埋有数量不等的热电偶,可通过监控画面、历史趋势、数据报表等方便地得到相关实验数据;实验炉的上位机组态软件采用著名的工控组态软件iFIX,使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所设计的"蓄热高温实验炉"为今后进行高水平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