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热载流子注入(hot carrier injection,HCI)效应和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 bias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是集成电路中重要的前段器件工艺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引入工业统计学,详细讨论了在不同工艺制造情况或测试环境下HCI/NBTI效应可靠性差异的比较方法。这些对于HCI/NBTI测试比较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合理分析工艺可靠性测试结果,协助晶圆生产部门找出失效机理,不断改善工艺制程并保持工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
中国油页岩干馏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宏  岳耀奎  刘洪鹏  王擎 《化工进展》2015,34(5):1191-1198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换算成页岩油储量高达476亿吨.目前中国页岩油生产企业仍然采用以抚顺炉为主的干馏技术,该技术成熟稳定,但油收率不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已投产运行和即将工业化的干馏技术以及曾经投入生产、后因多种原因停产的干馏技术.分析表明,我国油页岩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成长阶段:为显著提高油收率,针对抚顺炉的改进技术已有一些进展,自主研发的成大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出现.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干馏炉单炉处理量小、油收率偏低、半焦无法利用等问题亟需解决,国内固体热载体干馏自主技术依然处于试验阶段,引进国外先进的干馏技术尚没有实质性进展,国内页岩油回收技术亟待改进,油洗技术亟需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83.
油页岩干酪根化学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对5种不同地区的油页岩干酪根分别进行XRD、13C NMR与FT-IR分析,获得重要结构信息。通过XRD检测分析,确定5种干酪根以长程无序的聚合状态存在。采用13C NMR技术表征出干酪根的碳原子化学结构,并获得碳骨架结构的18个重要参数。最后利用FT-IR技术对干酪根官能团进行定性分析,与 13C NMR实验结果互相验证,得到干酪根化学结构的详细信息。结果表明:油页岩干酪根脂碳结构最多,高达60%~90%。其中又以亚甲基碳为主,有77%~90%,且多数为直链结构,脂环或支链结构较少。芳碳结构除桦甸以单环为主外,其余均为单环和多环结构并存,其中多环结构以迫位缩合为主。氧结构总体以碳氧单键(醇、酚或醚基)和C=O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羧基类C=O多于羰基类C=O。变质程度低的干酪根中存在较多C=O,而高变质程度的干酪根则以碳氧单键C-O为主。  相似文献   
84.
油页岩干馏炉启动升温过程中,其炉内的温度分布特性对油页岩的预热具有显著影响。干馏炉内气体在固体物料间的空隙内流动十分复杂,难以实现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炉与填料时水平截面的温度分布变化基本相似,可通过空炉时的温度分布特性来进行近似分析。在进气量12 m3/s、进气比1的工况下,采用LES和RNS模型分别对空炉下干馏段和布气装置的升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干馏段和布气装置内温度及流速的变化。结果表明,布气方式决定炉内不同区域油页岩发生热解的顺序,率先发生热解的油页岩吸热减少,该位置温度加速上升,加剧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加权平均数公式能更加准确反映截面温度不均性;炉内温度分布主要由不同区域的喷嘴加热功率与该区域的流场特性共同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85.
油页岩和半焦着火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热重分析仪、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台上对油页岩和半焦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中,根据排放气体(CO,CO2)和床温的变化曲线判断着火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油页岩和半焦的热重着火温度和流化床一次投料着火温度逐渐增大;固定床实验测得的着火温度比其他技术低,对于流化床一次投料实验,半焦的着火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料温度,不同的实验技术对着火机理有很大影响,油页岩固定床实验和流化床间断给料实验为均相着火,流化床一次给料实验油页岩着火机理逐渐向非均相着火过渡;利用热爆炸理论对不同实验条件导致的着火温度不同进行了理论分析,当无量纲换热系数y从0.4167变化到2.0时,无量纲着火温度qg从0.059 9变化到0.067 32。  相似文献   
86.
流化床内油页岩半焦燃烧过程孔隙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行设计搭建的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吉林桦甸、汪清的油页岩半焦燃烧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灰样,在Gemini 2380快速比表面积分析仪上测得灰样吸附等温线,采用BJH法计算孔分布。根据测试结果, 分析了半焦种类、流化床温、半焦粒径、流化风速、加料量等因素对半焦孔隙结构的影响,并对灰样进行电镜扫描和分形分析。结果发现,半焦原样的孔隙结构已经非常发达,燃烧过程中半焦的孔体积整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较低的燃烧温度更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孔结构;不同种类半焦的孔分布曲线差别较大;一次加料量影响孔隙生成的进程,但不会改变灰样的最终孔隙结构;较大风速和较小半焦粒径,都容易破坏孔结构。  相似文献   
87.
依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各段的运行特点和流体动力特性,结合循环回路压力平衡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宽筛分床料粒径分布的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88.
油页岩脱挥发分动力学的分布活化能模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矿物质催化对油页岩脱挥发分行为的影响,文中利用热天平对桦甸油页岩脱挥发分行为进行了考察,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对其进行了动力学解析,结果发现,桦甸公河第4层和第5层油页岩脱挥发分过程中频率因子的对数lnA和活化能E之间的补偿效应发生了明显分段,活化能的变化趋势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矿物质催化作用改变了公河4层和公河5层油页岩脱挥发分过程中的络合物的性质,并使活化能有所降低,络合物性质的不同使补偿效应出现了明显分段,其中矿物质的催化作用对补偿效应影响较大。另外,活化能的变化趋势和补偿效应对判断催化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补偿效应的折点是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89.
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Ⅱ-Ⅵ族Cd0.98Zn0.02Te(111)衬底上实现了异系Ⅳ-Ⅵ族半导体(PbTe)的外延生长.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面形貌表征表明,PbTe表面形貌主要由三角形台阶线和螺旋形台阶面构成;理论计算表明,螺旋形台阶面的分布受到滑移位错弹性应变能的影响.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发现在PbTe和Cd0.98Zn0.02Te界面处存在Frank位错.分析表明,这些Frank位错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位错组态,位错组态的相互作用是表面上形成三角形台阶线和螺旋形台阶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高级英语>是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有一定难度的,在多年讲授<高级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