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63篇
  免费   8611篇
  国内免费   8118篇
电工技术   7565篇
综合类   10344篇
化学工业   7666篇
金属工艺   5278篇
机械仪表   9444篇
建筑科学   7792篇
矿业工程   2103篇
能源动力   1879篇
轻工业   4983篇
水利工程   2030篇
石油天然气   2953篇
武器工业   1476篇
无线电   262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93篇
冶金工业   2418篇
原子能技术   1548篇
自动化技术   14036篇
  2024年   702篇
  2023年   2755篇
  2022年   2783篇
  2021年   3233篇
  2020年   3180篇
  2019年   3413篇
  2018年   1702篇
  2017年   2455篇
  2016年   2614篇
  2015年   3163篇
  2014年   6155篇
  2013年   4668篇
  2012年   6037篇
  2011年   6085篇
  2010年   5617篇
  2009年   6257篇
  2008年   6798篇
  2007年   5948篇
  2006年   5284篇
  2005年   5103篇
  2004年   4884篇
  2003年   4263篇
  2002年   3347篇
  2001年   3060篇
  2000年   2504篇
  1999年   2310篇
  1998年   1990篇
  1997年   1836篇
  1996年   1751篇
  1995年   1530篇
  1994年   1290篇
  1993年   1111篇
  1992年   1020篇
  1991年   1018篇
  1990年   945篇
  1989年   966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4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8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掺杂的四方铁酸铋(BiFeO_3)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其光吸收性能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S替代O的形成能,获得了S的最可能替代位置和S掺杂BiFeO_3最稳定结构。研究发现,S取代O会造成BiFeO_3晶格沿c轴拉伸,体积膨胀。当S取代全部D1位置的O后,形成BiFeO_2S的c/a达到1.468,晶胞体积扩大近24%。电子结构分析表明,BiFeO_3掺入少量的S(Bi FeO_(2.875)S_(0.125))会使带隙减小,由原来未掺杂的1.53 eV降低到1.35 eV。BiFeO_2S相比BiFeO_(2.875)S_(0.125),虽然带隙宽度变化比较小,但导带底能带色散变小,这种变化对光的吸收有明显作用。由态密度分析可知,BiFeO_2S的导带最低点主要由Bi 6p_z和Fe3d_(z2)轨道构成,而Bi 6s轨道、O 2p_z轨道和S 2(p_x,p_y)轨道共同构成了价带  相似文献   
86.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7.
生物材料尤其是贝壳材料因其密度小,具有层状复合结构而备受关注。通过测试鲍鱼壳和文蛤壳的维氏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并与超硬陶瓷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鲍鱼壳和文蛤壳的表面平均硬度分别为295HV、384HV,截面的最高硬度分别为427.4HV、397.4HV,比硬度分别为164.4、146.1,硬度和比硬度虽然比超硬陶瓷低,但与氧化铝陶瓷的比硬度相差不大,处于同一数量级;鲍鱼壳和文蛤壳的断裂韧性分别为21.1MPa·m~(1/2)、17.3MPa·m~(1/2),都比氧化铝陶瓷、氮化硼陶瓷和碳化硼陶瓷的断裂韧性高。鲍鱼壳和文蛤壳虽厚度很薄,但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为制备仿生抗弹复合材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