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408篇
电工技术   76篇
综合类   103篇
化学工业   342篇
金属工艺   1866篇
机械仪表   147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5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1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3篇
冶金工业   1379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BH—A/K玻璃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制得生坯后在680℃排蜡,980℃下在Kovar合金表面进行铺展试验,分析玻璃中AL2O3添加量对绝缘子排蜡致密性的影响,及其对Kovar合金间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2O3添加量升高,相同温度下排蜡后绝缘子致密性下降.Al2O3添加量越高,相同温度下排蜡后,...  相似文献   
9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预硬化塑料模具钢P20的在线淬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变形量及冷却工艺条件下P20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大P20钢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将会显著促进铁素体转变,抑制贝氏体转变,对马氏体相变影响不大;随着冷速的增大,P20钢的硬度先增加,后趋于不变,当冷速为1~3℃/s时,硬度值稳定在53.1~56.2 HRC,硬度差约为3 HRC.P20钢在线淬火时,其冷速需控制在大于1℃/s,以满足其回火后截面硬度均匀要求.  相似文献   
93.
X70钢在模拟潮湿存储环境中的点蚀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电化学极化技术、电化学阻抗谱、模拟浸泡实验,研究了X70钢在模拟潮湿存储环境中点蚀的发生机制及规律.结果表明,X70钢在模拟潮湿存储环境中可以发生点蚀,导致点蚀发生的腐蚀介质来自于层流冷却水中的腐蚀性物质,其中HCO_3~-和NO_3~-是致钝剂,而Cl~-和SO_4~(2-)可破坏钝化膜,促进点蚀发生.在0.5 mol/L的NaHCO_3介质中当Cl~-浓度达到0.02 mol/L时钝化膜即失去保护性.Cl~-浓度是影响点蚀的萌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其浓度较低时点蚀容易形核,但仅有少数能够长大;而当其浓度适中(约0.149 mol/L)时点蚀敏感性最高,点蚀容易长大;当其浓度过高时发生均匀腐蚀,点蚀难以长大.  相似文献   
94.
形成锋锐的Goss织构是取向硅钢获得优异磁性能的关键, 初始样品表层中较强的Goss织构对最终的强Goss织构起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改变硅钢冷轧方向获得不同的初始织构及初始组织, 考察热轧板表层及中心层不同的组织及织构的进一步变化对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及脱碳退火、二次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及组织变化规律的影响. 探讨了这些特殊方式制备的样品中Goss织构的形成条件. 结果表明, 强烈的初始组织及织构的差异随轧制及退火次数的增多逐渐消失; 最终二次再结晶都可顺利进行, Goss织构及磁性能差异并不大. 虽然初始样品中Goss织构的强弱差异很大, 但因各阶段都可以形成较强的 {111}<112>织构, 弥补了初始样品中Goss织构过弱的不足, 因此轧制方向及初始组织都对最终的织构影响不大. 研究还证实了立方织构的遗传性; 横向轧制是消除稳定的{112}<110>轧制织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通过观察焊接热循环冷却过程中不同温度取样直接淬火后的微观组织,研究了焊接热影响区(HAZ)晶内针状铁素体(IAF)的形核长大过程,论证了针状铁素体分割原奥氏体晶粒及细化晶内组织的机理.Auger电子能谱(AES)证实,在TiOx-MnS型复合夹杂物边界附近存在贫Mn区,IAF易于在这类复合夹杂物上形核,单个复合夹杂物能...  相似文献   
96.
纯Fe试样中晶粒的三维可视化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典的三维(3D)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分析方法与EBSD有机结合,以纯Fe为实验材料,基于400幅纯Fe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图像(每个截面图像包括约150个晶粒截面),成功构建了集多重信息于一体的纯Fe材料中一组3D晶粒的数字化可视模型.该类晶粒模型可供在3D空间从任意角度随意观察,可定量反映单个晶粒尺寸、形状及拓扑特征等几...  相似文献   
97.
借鉴"过渡塑性相工艺"思想,在刚玉-氮化砖复合材料中引入12.5%(质量分数)的铝粉,研究了铝粉对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成型性能以及1 600℃空气中烧成后样品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中引入铝粉,有利于成型过程中孔隙...  相似文献   
98.
叔丁醇基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米级Al2O3粉料为原料,叔丁醇为溶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氧化铝多孔陶瓷,并研究了Al2O3浆料的固相体积分数(分别为8%、10%、13%和15%)对1 500℃保温2 h烧后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气孔率、气孔孔径分布、耐压强度、热导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浆料的固相体积分数从8%增加到15%时,氧化铝多孔陶瓷烧结体的总气孔率从71.2%逐渐降低至61.2%,气孔平均孔径从1.0 μm逐渐减小至0.78 μm,耐压强度从16.0 MPa逐渐增大至45.6 MPa,而热导率从1.03 W·(m·K)-1逐渐增大至1.83W·(m·K)-1.  相似文献   
99.
赵光  纪箴  田文怀  黄敏  葛泳 《无机材料学报》2011,(11):1147-1151
采用共沉淀-凝胶方法制备La0.8Sr0.2CoxFe1-xO3(x=1.0、0、0.3)氧扩散障碍层材料的前驱体,分别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谱仪对三种不同粉体及其陶瓷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870℃下焙烧制备的La0.8Sr0.2CoxFe1-xO3(x=1.0、0、0.3)粉末具有钙钛矿相结构,无硬团聚,颗粒大小在20~60 nm.此粉末经冷等静压250MPa成型后,在1120℃下烧结6h,La0.8Sr0.2CoO3和La0.8Sr0.2FeO3混合导体的电导率在10—1S/cm数量级,而La0.8Sr0.2Co0.3Fe0.7O3导电率最高达100 S/cm数量级.三种陶瓷都是电子电导远大于离子电导的混合导体,电导率最高值在200~300℃范围,偏向低温.  相似文献   
100.
改性HP40合金碳化物析出规律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和与之相应的铁基合金数据库,计算了改性HP40合金中可能析出的平衡相及铌、钛和钨成分改变时对碳化物析出规律的影响,并计算了碳化物的平衡化学成分,以期为发展高稳定性的改性HP40合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铌和钛是MC型碳化物的主要形成元素。随着铌和钛含量的提高,MC型碳化物的最大析出量增加,M23C6型和M7C3型碳化物的最大析出量减少,MC型和M23C6型碳化物的开始析出温度升高。钨元素在高温时主要分布在γ基体中,在服役温度下长期时效,钨从γ基体向M23C6型碳化物不断偏聚。随着钨含量的提高,M7C3型碳化物的最大析出量减少,M23C6型碳化物的开始析出温度及M7C3相向M23C6相转变的温度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