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6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典型河流与湖泊水体碳时空变化特征,采集了典型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样品,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获取了总碳、无机碳和有机碳观测数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典型河流与湖泊水体碳以无机碳为主、有机碳为辅。其中,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典型河流与湖泊水体总碳平均含量分别为62.46,32.88,17.70 mg/L,长江南源当曲源、正源沱沱河源和北源楚玛尔河源水体总碳含量分别为32.90,36.56,32.90 mg/L;青藏高原封闭性湖泊水体碳含量比河流水体较高,封闭性湖泊水体总碳、总无机碳和总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403.82,398.35,1.24 mg/L,而河流水体则分别为17.03,14.56,2.46 mg/L,河流水体有机碳含量比封闭性湖泊水体较高。该成果可为我国青藏高原水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高海拔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该文简要介绍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大直径钢管拱内微膨胀混凝土选配及施工过程,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钢管内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灌注质量,进一步研究高原钢管内混凝土强度形成和温度场变化规律,验证了高原地区大直径钢管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的可实施性,为以后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基于SMAP亮温数据反演青藏高原玛曲区域土壤未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冻水和冰共同存在于冻土中,两者的相互转化即冻融变化深刻影响寒区地表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被动微波遥感技术是土壤水分监测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大多应用于非冻结土壤的水分反演,对负温环境下冻结土壤中未冻水的反演研究较少。基于SMAP卫星升轨和降轨时刻的亮温观测数据和经改进后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零阶微波辐射模型,利用单通道算法(SCA)和双通道算法(DCA),对青藏高原东部黄河源区玛曲区域季节冻土中的未冻水含量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基于SMAP不同过境时刻亮温观测及不同算法的土壤未冻水反演结果均较同步地反映了研究区实测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相关系数R均大于0.9)。其中,基于SMAP降轨时刻亮温观测的反演结果在冻融交替的过渡季节存在明显低估,而基于升轨时刻亮温观测得到的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基于垂直极化亮温观测的单通道(SCA-V)和DCA算法得到的升轨时刻的反演值与实测值的无偏均方根误差(ubRMSE)分别为0.035 m3m-3和0.039 m3m-3,均达到SMAP任务的设计要求(即ubRMSE≤0.04 m3m-3),其中SCA-V对该研究区土壤未冻水的反演精度最高。与SMAP标准产品相比,基于SCA-V算法反演得到的暖季土壤水分精度更高。此外,该算法能成功反演得到冻结期土壤未冻水的动态变化,因此更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冻融土壤条件下的水分反演。  相似文献   
94.
白龙江流域地处我国地貌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白龙江流域地貌演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白龙江流域地貌演化具有梯级、差异隆起的特征,流域内夷平面、多层溶洞系统和河流阶地的发育是对高原隆升的直接响应。地貌演化和地震、降水的时空耦合,形成了现阶段白龙江流域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模式,高原隆升效应是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的根本原因。随着山地的进一步隆升,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的发育动力条件将更加充分,并在一定时期内仍处于高发态势,这是地貌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再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9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冷却路基技术现场实效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藏铁路现场实体工程为背景,选用块石路堤、块石护坡和通风管路堤主动冷却措施进行现场实体工群试验,通过对路基内温度场的监测,研究这些措施对保护冻土的作用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2个冻融周期后,块石护坡路基、通风管路基和块石路基均具有一定的调节降温作用,有利于下覆多年冻土的保护。但是冻土上限的抬升需要消耗下部土体的冷能来实现,说明冻上路基温度场还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96.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四川盆地的东南缘,东靠大巴山脉,南依武陵山系.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沿途汇聚了百条支流.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山水城市特征。  相似文献   
97.
青藏高原盐渍土的含盐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盐渍土,这些不同类型的盐渍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工程建筑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破坏作用,本文就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8.
通过分析东部与西部高原各种建筑材料使用性能的历史及现状特点,寻找它们之间材料使用寿命的差异,提出新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条件。重点研究了盐湖及超盐渍土地区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对混凝土侵蚀破坏的机理,提出增强研究区内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措施,提供了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外加剂类型。从而对今后在西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混凝土建筑物及其它材质的建筑物提供科学依据,为西部高原地区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西面是克什米尔地区,南界喜马拉雅山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接壤。该自治区南起北纬26°52’,北至北纬36°32’:西自东经78°24’,东到东经99°16’,南北最长约1000km,东西最宽约2000km。全区总土地面积112.84万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2.8%,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100.
我国高纬度以及高海拔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冻土,冻土冻结后,土壤电阻率显著增加,过高的土壤电阻率会使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值升高,威胁现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对季节性冻土的结构以及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给高原季节性冻土地区地网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本文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了理塘地区冻土电阻率的数据,利用CDEGS反演出当地土壤结构模型,发现但到了松紧不同深度不同温度的冻土层内部差异很大,冻土的电阻率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受日照的影响非常大,一天之中冻土的厚度在不断变化,电阻率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