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75篇
  免费   1817篇
  国内免费   1822篇
电工技术   1573篇
综合类   1423篇
化学工业   4802篇
金属工艺   6195篇
机械仪表   2051篇
建筑科学   2062篇
矿业工程   901篇
能源动力   1204篇
轻工业   1715篇
水利工程   280篇
石油天然气   2437篇
武器工业   237篇
无线电   10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34篇
冶金工业   3127篇
原子能技术   818篇
自动化技术   357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1013篇
  2022年   924篇
  2021年   1052篇
  2020年   944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932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1748篇
  2010年   1465篇
  2009年   1546篇
  2008年   1836篇
  2007年   1559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108篇
  2003年   1155篇
  2002年   966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664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545篇
  1995年   509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压锥用耐温抗盐起泡剂体系筛选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气泡沫作为一种有效的压锥手段,在矿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开发条件的不断恶化,现有的泡沫体系只能在温度和盐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使用,无法满足高温高盐油藏的压锥要求。本文通过采用Waring Blender方法,以泡沫综合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首先在110℃、矿化度为21.2×104 mg/L、浓度都为0.2%的条件下,筛选出泡沫综合指数最高的起泡剂NS作为主剂;然后将NS与其它起泡剂进行了比例复配和浓度筛选,确定出的复配体系及其浓度分别为NS/LQD3:1和NS/LQD5:1(均为0.2%、0.4%和0.6%)、NS/LXH5:1(0.2%);最后将这7种筛选出的复配体系与NS、NB95(浓度均为0.2%)在油藏条件下进行长期热盐稳定性评价,最终确定出浓度为0.2%的NS/LQD3:1(MS-1-1)在90d后,泡沫性能仍保持较好,能满足高温高盐油藏压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塑性工程学报》2015,(6):130-135
为获得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细化和均匀化规律,通过Gleeble单道次高温热压缩实验(950℃~1250℃,0.001s-1~1s-1,真应变ε=0.8),发现铸态粗晶在低温硬化-回复阶段时的应力水平较锻态细晶的略高,通过金相分析发现,该现象是由铸态粗晶组织含有大量形变孪晶及其较差的变形协调性所致。同时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混晶程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动态再结晶完成后,变形温度为1 050℃~1 200℃、应变速率为0.01s-1~1s-1的变形参数对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具有较好的细化晶粒作用,最高晶粒度可达6级~7级;1050℃~1200℃、0.001s-1~0.1s-1的变形参数可有效地降低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的混晶程度,动态再结晶完成后组织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3.
<正>郑州汇特集团有限公司从成立伊始始终瞄准国际、国内耐材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现拥有注册资本5070万元,员工1350余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30人,高级技术人员30人。先后同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鞍山钢铁学院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拥有市级的检测中心和研发机构,在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
根据单种煤变质程度,焦炭灰成分催化指数模型(MBI,MMCI)选取了9种单种煤焦炭,缩取焦炭破碎制成0.2 mm以下的焦粉,将每种焦粉分别在同步热分析仪中进行高温反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焦炭的反应性有较明显的降低趋势,主要与不同焦炭的光学显微组织有关。计算说明,反应活化能随变质程度提高呈"倒V型",在R_r=1.35%附近活化能达到最高,之后活化能降低,但总体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塔拉壕煤泥的特点,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几种煤泥干燥的技术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滚筒干燥工艺,并选用专用劣质煤泥作燃料的沸腾炉。实际应用后,压滤煤泥干燥有效降水12%,发热量提高2.09~3.35 MJ/kg。从根本上解决了选煤厂煤泥处理问题,同时环保工艺得到了完善,企业增加了利润增长点,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6.
97.
杨斌  孟宪菁  鄂洋  朱湘  尹松 《同位素》2020,33(1):46-52
为了鉴别不同品牌矿泉水标注水源地信息真伪,对11种不同品牌饮用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 O)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平衡法(GasBench-IRMS)和高温转化法(TC/EA-IRMS)的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测定6种不同饮用水的δD和δ18 O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6±1.59)‰和(0.02±0.13)‰。水平衡法需要较长的制备和测定时间,但δD和δ18 O的测定精度明显优于高温转化法。11种饮用水δD和δ18 O变化范围较大,其δD和δ18 O受不同品牌饮用水的水源地降水影响形成明显的地域性。虽然无法区分矿泉水是否由其他类别饮用水伪造,但δD和δ18 O可以为特定区域(如高海拔与沿海地区)以及产地相近的矿泉水水源地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李超  尚国明 《河南冶金》2020,28(1):12-14,46
在GL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异型坯的高温拉伸试验,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钢材的脆性温度区,第I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1 300℃至熔点,高温塑性区的温度范围为950~1 300℃,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700~900℃,高温塑性区为微孔聚集韧性断裂,呈现典型的韧窝结构,在第Ⅲ脆性区为准解理断裂,呈现典型的河流花样结构。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电弧离子镀技术,获得抗氧化性能优良的NiAl涂层。方法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弧流为110 A,偏压为-50 V的参数下沉积NiAlHf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通过能谱仪(EDS)分析涂层的成分。采用恒温氧化增重实验对涂层的氧化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由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的NiAl涂层致密均匀,无大颗粒、孔洞等缺陷。涂层主要由β-NiAl相组成,活性元素Hf固溶在主相中。NiAlHf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在1150℃下恒温氧化200h的平均氧化速率为0.0841g/(m^2×h),远优于传统MCrAlY涂层体系。NiAlHf涂层在氧化初期形成保护性的α-Al2O3氧化皮以及少量亚稳态的θ-Al2O3,随后θ-Al2O3逐渐转变为稳态的α-Al2O3。Hf在涂层表面富集从而形成HfO2,对氧化皮形成了钉扎作用,增强了氧化皮的粘附性,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氧化的进行,涂层中的β-NiAl相逐渐转变为γ'-Ni3Al相。结论 NiAlHf涂层在1150℃下仍具备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对下一代耐更高温度涂层开发,电弧离子镀NiAl涂层的技术推广及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等轴γ晶粒和α2/γ片层是beta-gamma TiAl合金的2种主要变形组织形态。研究了锻态Ti-44Al-4Nb-4V-0.3Mo-Y合金等轴组织及片层组织的高温拉伸性能及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拉伸温度对Ti-44Al-4Nb-4V-0.3Mo-Y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Ti-44Al-4Nb-4V-0.3Mo-Y合金等轴组织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高于片层组织,而延伸率相差不大。随拉伸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减小,而延伸率迅速增大。对于等轴组织,提高温度,等轴γ晶粒被拉长,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从而细化合金的显微组织。对于片层组织,α2/γ片层的分解和γ板条的再结晶程度随拉伸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i-44Al-4Nb-4V-0.3Mo-Y合金的韧脆转变温度在750~8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