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成为产业界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物理回收法与能量回收法,并对化学回收法进行了重点介绍;然后列举并总结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在航空、汽车、休闲娱乐、建筑等领域的再利用现状;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制备了高密度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弯曲性能,并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与失效机理。结果表明,三维针刺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好的抗弯曲性能,400℃以下的载荷-挠度曲线呈线弹性和脆性破坏特征;而更高温度下的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和塑性失效。由于氧化作用的加重,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材料呈现锯齿状断裂特征,在500℃以下,主要的损伤形式表现为基体开裂,90°纤维/基体脱粘,0°纤维的局部扭曲和断裂;而在更高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氧化特征更加明显,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概述了苯并噁嗪树脂在耐热性、韧性、阻燃性、介电性能等方面的改性进展,然后重点阐述了苯并噁嗪树脂在预浸料、RTM、拉挤成型等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苯并噁嗪树脂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鉴于传统水溶液中电铸镍普遍存在的析氢问题以及离子液体这种新型介质的巨大优势,系统地研究了在离子液体中温度、电流密度对电铸镍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首次测定了离子液体中电铸镍件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110~130℃是较理想的电铸镍温度,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电铸镍层的结晶程度,并使晶粒的择优取向由(111)向(200)转变;1 mA/cm~2是较理想的电流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晶粒逐渐变小,结晶性能也随之减弱;此外,与水溶液相比,离子液体中的电铸镍层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合适的离子液体体系来进行电沉积制备Ir层,并为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Ir层提供理论基础,需要研究离子液体的电化学性质以及IrCl3在离子液体体系中的溶解度。本文利用电导率仪测定BMIC等4种纯离子液体及其复合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利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利用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度计测定了IrCl3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纯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纯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减小;IrCl3在纯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溶液温度及离子液体的离子作用能密切相关,在相同温度下IrCl3在纯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顺序为BUPYBF4BMIBF4HMIBF4;复合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与其组成中电化学窗口宽度较窄的纯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一致,电导率值则处于两种纯离子液体之间;IrCl3在由相同阴离子组成的复合离子液体BUPYBF4+BMIBF4中的溶解度与纯BUPYBF4基本相同,而在由相同阳离子组成的复合离子液体BMIC+BMIBF4中的溶解度则有很大的提高。BMIC+BMIBF4的复合离子液体不仅保持了纯离子液体的电化学性质的优势,还克服了纯离子液体对于IrCl3溶解度偏低的缺点。与纯离子液体相比,BMIC+BMIBF4的复合离子液体体系更适合用于电沉积制备Ir层。  相似文献   
6.
在BMIC离子液体中利用恒电压电沉积的方法在Pt基体上制备出表面平整且相对比较致密的Ir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EDS)对Ir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纯BMIC离子液体中恒电压电沉积时无法获得Ir层;加入乙二醇和提高温度均能够有效提高IrCl3在BMIC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从而有利于电沉积获得Ir层;Ir层表面随着BMIC与乙二醇的摩尔比的增大而变得粗糙;过低的恒电压电沉积时无法获得Ir层,而过高的恒电压又会使获得的Ir层非常疏松:较低的电沉积温度得不到Ir层,而较高的电沉积温度所获得的Ir层裂纹较大.  相似文献   
7.
王明存  朱海荣 《材料导报》2012,26(11):89-95,100
综述了高分子材料自修复的各种机理:基于微胶囊和液芯纤维的第一代自修复高分子;基于类毛细血管结构的第二代自修复高分子;基于可逆共价键的分子自修复机理;基于可逆非共价键的分子自修复机理;基于纳米粒子和离聚物的自修复机理;以及外力感应型自修复机理。重点介绍了各种机理的化学过程、特点和自修复效率。最后,展望了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0)
为了构建兼具高强度、高韧性的优秀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通过引入硬质的氧化石墨烯片(GO)和软质的海藻酸钠盐(SA)大分子生物共聚物,基于氢键、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形成GO/SA异质结构单元,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仿珍珠母层状结构的GO/SA复合薄膜材料。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系统增强增韧机制的作用,该薄膜呈现出了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了高强度(σ=(272.3±13.9)MPa)和高韧性(W=(18.1±0.6)MJ/m3)的有机结合,其拉伸强度是天然贝壳材料(σ=80~135MPa)的2~3倍,断裂韧性是贝壳材料的8~10倍。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NiAl/Al2O3涂层,并通过激光对涂层进行重熔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分别研究了涂层在激光重熔前后的相组成和形貌,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孔隙率分别采用拉伸法和光学显微镜(OM)测量,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经激光重熔处理后,NiAl过渡层与基体及Al2O3涂层界面处出现了具有冶金结合的特征,涂层的结合强度由原来的11.34提高到33.2MPa;涂层的孔隙率则由原来的10.23%下降到4.10%,涂层变得更致密;涂层中的亚稳相γ-Al2O3全部转变为稳定相α-Al2O3;涂层的显微硬度HV0.05由3290MPa提高到5200MPa,有利于其耐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石墨烯具有优越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石墨烯纳米片组装成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应用到先进的宏观材料中,石墨烯纤维可用于组装柔性电极、导电织物等智能器件。不同的制备方法赋予石墨烯纤维不同的功能化性能,比如高温石墨化处理会大大减少纤维的缺陷,从而获得很高的力学性能;通过掺杂不同元素,可以使石墨烯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界面协同作用增强石墨烯片层间的界面强度,使石墨烯纤维在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导电性;限域水热法制备,可以通过控制玻璃毛细管的形状来获得不同宏观形状的石墨烯纤维。综述了石墨烯纤维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关注不同的制备方法以及后处理过程对石墨烯纤维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功能化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