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805篇 |
国内免费 | 1525篇 |
完全免费 | 1285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工业 | 1993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627篇 |
金属工艺 | 8663篇 |
轻工业 | 6715篇 |
建筑科学 | 6653篇 |
综合类 | 5919篇 |
自动化技术 | 4453篇 |
无线电 | 3779篇 |
冶金工业 | 3419篇 |
机械仪表 | 3414篇 |
电工技术 | 2108篇 |
石油天然气 | 1889篇 |
能源动力 | 1878篇 |
矿业工程 | 1440篇 |
武器工业 | 1020篇 |
水利工程 | 859篇 |
原子能技术 | 41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92篇 |
2019年 | 906篇 |
2018年 | 2315篇 |
2017年 | 2852篇 |
2016年 | 2727篇 |
2015年 | 2925篇 |
2014年 | 4179篇 |
2013年 | 3625篇 |
2012年 | 6039篇 |
2011年 | 7452篇 |
2010年 | 5621篇 |
2009年 | 5974篇 |
2008年 | 5049篇 |
2007年 | 6442篇 |
2006年 | 5590篇 |
2005年 | 4633篇 |
2004年 | 3842篇 |
2003年 | 3419篇 |
2002年 | 2971篇 |
2001年 | 2440篇 |
2000年 | 2127篇 |
1999年 | 1824篇 |
1998年 | 1515篇 |
1997年 | 1258篇 |
1996年 | 1099篇 |
1995年 | 923篇 |
1994年 | 821篇 |
1993年 | 555篇 |
1992年 | 482篇 |
1991年 | 370篇 |
1990年 | 310篇 |
1989年 | 205篇 |
1988年 | 127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61年 | 6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基于Web的应用模式迅速发展,Web应用从局部化发展到全球化,从B2C(business-to-customer)发展到B2B(business-to-business),从集中式发展到分布式,Web服务成为电子商务的有效解决方案.Web服务是一个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Web服务的新型构架,Web服务的高效执行方式,Web服务与其他成熟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Web服务的集成是解决现实应用问题的重要技术.从Web服务研究的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Web服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当前Web服务的主要研究问题及其核心支撑技术,概括了Web服务中的数据集成技术、Web服务的组合、语义Web服务、Web服务发现,Web服务安全,P2P(Peer-to-Peer)新型计算环境下的Web服务解决方案和网格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总结,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了Web服务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包括其所处地位、现有品种、制备工艺、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报道了目前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如:界面问题,凝固过程,一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科学以及原位复合工艺等方面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Geodesic Active Contours 总被引:150,自引:8,他引:142
Vicent Caselles Ron Kimmel Guillermo Sapir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1997,22(1):61-79
A novel scheme for the detection of object boundaries is presented.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active contours evolving in time according to intrinsic geometric measures of the image. The evolving contours naturally split and merge, allowing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everal objects and both interior and exterior boundari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ive contours and the computation of geodesics or minimal distance curves. The minimal distance curve lays in a Riemannian space whose metric is defined by the image content. This geodesic approach for object segmentation allows to connect classical snakes based on energy minimization and geometric active contou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rve evolution. Previous models of geometric active contours are improved, allowing stable boundary detection when their gradients suffer from large variations, including gaps. Formal results concerning existence, uniqueness, stabil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evolution are presented as well. The scheme was implemented using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curve evolu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pplying the scheme to real images including objects with holes and medical data imagery demonstrate its power. The results may be extended to 3D object segmentat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4.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30,自引:6,他引:124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我国发展很快,在建筑和桥梁结构等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有关钢-混凝土组合梁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117,自引:6,他引:111
本文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发展阶段,评述了不同溶胶-凝胶过程机制特征。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块状、纤维、薄膜与涂层、粉末和复合材料方面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7.
纳米级CaCO3粒子增韧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05,自引:11,他引:94
通过对纳米级CaCO3粒子进行表面预处理和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分散在聚然中,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纳米CaCO3粒子在低于10%用量时即可使聚丙烯缺口冲击强度提高3~4倍,同时基本保持其拉伸强度和刚度。DSC熔融曲线分析表明,CaCO3对聚丙烯的β晶结晶过程有明显的诱地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锚固体的三维复合单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93,自引:63,他引:30
首先提出了复合单元的概念,然后将其应用于建立砂浆固结锚杆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岩体、砂浆、锚杆、岩体/砂浆接触面,砂浆/锚杆接触面等多重介绍,借助阶谱的概念,复合单元可以纳入常规有限单元法分析中去,当某单元不含锚杆时,即退化为常规有限单元。应用该模型进行加固布设优化分析,当单元内锚杆的数量与方向改变时,计算网格无需变化,从而为大规模三维复杂结构计算分析的前处理提供较大便利,模型在有限单元软件CORE3中实现,并提供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
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0,自引:6,他引:84
对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评述了在我国高层建筑(最高达72层)、大跨度拱桥(最大跨度达420m)和地铁车站等工程中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成就。工程实践表明,钢管混凝土既是一种高强、高性能结构材料,也是一种高效施工技术。钢管混凝土技术与现代高强混凝土技术和泵灌混凝土技术三者的结合,将会对未来土木工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