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51篇 |
免费 | 3658篇 |
国内免费 | 15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62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2854篇 |
化学工业 | 3288篇 |
金属工艺 | 1873篇 |
机械仪表 | 2035篇 |
建筑科学 | 2019篇 |
矿业工程 | 1209篇 |
能源动力 | 781篇 |
轻工业 | 3066篇 |
水利工程 | 989篇 |
石油天然气 | 985篇 |
武器工业 | 345篇 |
无线电 | 330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35篇 |
冶金工业 | 1098篇 |
原子能技术 | 500篇 |
自动化技术 | 46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0篇 |
2024年 | 747篇 |
2023年 | 704篇 |
2022年 | 1116篇 |
2021年 | 1526篇 |
2020年 | 1086篇 |
2019年 | 759篇 |
2018年 | 765篇 |
2017年 | 865篇 |
2016年 | 790篇 |
2015年 | 1200篇 |
2014年 | 1468篇 |
2013年 | 1756篇 |
2012年 | 2122篇 |
2011年 | 2343篇 |
2010年 | 2205篇 |
2009年 | 2218篇 |
2008年 | 2199篇 |
2007年 | 2194篇 |
2006年 | 1843篇 |
2005年 | 1539篇 |
2004年 | 1057篇 |
2003年 | 686篇 |
2002年 | 757篇 |
2001年 | 598篇 |
2000年 | 502篇 |
1999年 | 190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0年 | 1篇 |
1959年 | 8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力农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2007,(5)
在上海地铁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使用者的不满。这些不满来自于设计师对使用者的缺乏了解和缺乏关注。通过对上海地铁真实的使用者、真实的地点和真实的时间的调研,我们分析出25项上海地铁使用者的需求。并提出希望设计师能够从这些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去作为使用者带来良好体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进展,规划工作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摸清水能资源开发状况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湖北省为推动规划工作采取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戴群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7,27(1)
马钢的生存发展与职工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浑然一体。只有企业得到发展壮大,每一名员工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奋斗,才能有企业的日益强大。从现实而言,为应对钢铁"去产能"压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就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供给侧改革措施,踏踏实实地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的工作和群团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动员和带领全体员工,激发创新活力,就是要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具体化,就是建设"美丽安徽"、"幸福社区"和"幸福企业"。立足岗位开展"奋力求生存、携手保家园"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上海中产阶级家庭的厨房和餐厅空间的新产品市场,本课题应用人种志的方法收集用户的真实数据,而后以角色法呈现这个用户群体中5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原型用户,并对其一做了详细的介绍,从而指导未来的新产品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5.
以CuSO_4·5H_2O为原料,KOH为添加剂,酒石酸为还原剂,在水热条件下通过调整相关的实验参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态的Cu_2O微-纳米晶体及三维十字形枝晶。采用XRD、SEM等手段对不同形态的Cu_2O晶体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因素变化对Cu_2O晶体形态的影响。分析认为,晶体生长过程控制了晶体的具体形貌和大小,Cu_2O晶体显露的单形晶面随晶体生长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在低温、弱碱性、高浓度溶液中有利于形成八面体形态的Cu_2O晶体,而菱形十二面体单形晶面在高温、强碱性、低浓度溶液中形成的晶体中显露的面积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6.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is a fundamental kernel of many computation-intensive scientific applications.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FFT on the accelerator system,a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architecture to accelerate computation-intensive parallel computing in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Computation Accelerator (ESCA) consists of a control unit and a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SIMD) processing element (PE) array,in which PE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via a hierarchical two-level network-on-chip (NoC) with high bandwidth and low latency.We exploit the architecture features of ESCA to implement a parallel FFT algorithm efficiently.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proposed parallel FFT algorithm and the ESCA architecture are scalable.The 16-bit fixed-point parallel FFT performance of ESCA is compared with a published work to prov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apping algorithm and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The floating-point parallel FFT performances of ESCA a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IBM Cell processor and GPU to demonstrate the computing power of the ESCA system for high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
8.
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environments serving as a unified infrastructure,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ssues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operations of such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daptive model-free approach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ergy management under time-varying workloads and heterogeneous multi-tier applications. Specifically, we make use of measurable metrics, including throughput, rejection amount, queuing state, and so on, to design resource adjustment schemes and to make control decisions adaptively. The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guarantee the summarized revenue of the resource provider while saving energy and operational costs.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in a simulated environment, with realistic workloads considered.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ong-term adaptation and short-term adaptation, the fluctuation of unpredictable workloads can be captured, and thus the total revenue can be preserved while balan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as needed.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chieve better effect and efficiency than the model-based approaches in dealing with real-world workloads. 相似文献
10.
戴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6-8
同余方程组是数论中一个极为有用的课题。文中考虑的是具有一个未知数而具有不同的模的一次同余方程组。一般可以用中国剩余定理或者递推算法等方法给出一次同余方程组的解法。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和矩阵的Sm ith标准形给出了求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一种矩阵解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