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两相邻单自由度体系(2-sdof)作为算例模型进行连接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以结构的位移响应传递率为性能指标,推导同时连接金属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时结构的位移响应,并基于定点理论得出对应于不同金属阻尼量的最适粘滞阻尼参数公式。根据振动微分方程自编程序,选取两条不同的地震波对结构算例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依据位移、加速度响应和能量的分布对单质点体系减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相邻结构之间附加按照理论公式得出的阻尼量,能够充分发挥出金属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的双重性质,从而使得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大幅度地降低。  相似文献   
2.
由于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方向的不确定性,要求安装在巨型悬挂复合支撑体系主结构和子结构间的阻尼器具有能够消耗任意方向输入的风或地震能量的机能。因此提出了一种双向耗能型阻尼器,介绍了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利用非线性理论和ANSYS软件对弯曲、拉压变形和剪切变形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力学参数。通过分析可知,计算得到的力学参数可靠,并基于此参数模拟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同时对安装该阻尼器的巨型悬挂复合支撑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其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于海江  王爱琴  裴星洙 《工业建筑》2006,36(Z1):272-276
论述了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和D值法计算结构刚度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目前国内理论计算或者实际工程中较常用的是D值法,但是经过计算分析发现,用D值法计算出来的刚度与实际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并且D值法只能计算出结构弹性阶段的刚度,而当结构进入塑性状态,结构退化之后的刚度以及屈服位移,D值法则无能为力。所以采用钢结构模型重点介绍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在计算结构刚度上的优越性,希望能给国内专家做理论分析或者实际工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量平衡地震响应预测法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述清  裴星洙  周晓松  张立 《工业建筑》2005,35(Z1):247-252
首先利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制成适合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人工地震动,然后使用该人工波和一些日本现行设计用地震动,对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由其结果,提出了如何确定基于能量平衡地震响应预测法时所需要的两个参数n1和VE。最后通过分析利用一些地震动原始记录得到的解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案的两个参数的有效性。可以供抗震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无线卡环式扭矩传感器及测试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卡环式机械结构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无线扭矩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桥调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应变传感器自身误差为±2Ω时,新型电桥调平方法的调节精度比不调节时提高了70倍;在±100N·m偏载下,系统的灵敏度为12.5mV/N·m,精度在8‰之内,且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因此,所设计的扭矩测试系统是可行的,为扭矩的非接触测量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预测和分析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需选用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控制地震动的输入。本文建立了粘滞阻尼减震双线型SDOF体系的计算模型,选取了22条远场地震波,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详细分析了粘滞阻尼减震SDOF体系的地震响应与18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提出了计算结构的综合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相关性的理论公式。研究表明,在0.1sT0.6s周期段,结构的综合地震响应与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相关性较高,建议选用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作为粘滞阻尼减震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在T=0.6~2s周期段,结构的综合地震响应与地震动的峰值速度PGV相关性较高,建议选用地震动的峰值速度PGV作为粘滞阻尼减震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在2sT6s周期段,结构的综合地震响应与地震动的第一周期谱速度Sa相关性较高,建议选用地震动的第一周期谱速度Sa作为粘滞阻尼减震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粉体微输送的基本要求,提出一种基于DDS技术的多路压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包括了波形存储模块、基准频率产生模块、基准电压设置模块以及D/A输出模块等。系统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独立控制和输出,电压范围为0~100 V,频率范围为0~256 Hz,最后以羟基磷灰石和钛粉为例,进行了多路粉体微输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完全满足多种粉体微输送的要求,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以分形理论的知识对泥石流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泥石流堆积区固体物质的分形维与泥石流沟谷的分形维对泥石流沟谷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泥石流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屈服强度倍数法和等效线性化法研究附加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结构附加金属阻尼器的优化阻尼量,对附加阻尼消能减震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将两种方法计算的优化阻尼量附加于原结构上进行时程分析并研究其减震效果,消能减震结构的位移、速度、塑性率及主结构承受的剪力值都有一定的减小,说明所得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优于原结构。两种计算优化阻尼量的方法都有可参考性,研究结果为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多高层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为目标,探讨多高层钢框架结构截面最佳剪切和弯曲刚度分布。将建筑结构简化为竖向悬臂杆,地震作用简化为倒三角形分布荷载。设定悬臂杆沿高度方向层间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处处相等,反算出悬臂杆截面剪切和弯曲刚度分布,并定义为截面优化剪切和弯曲刚度分布。建立6层钢框架结构算例模型试算,依据截面优化刚度分布公式确定各层的剪切刚度和弯曲刚度;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计算各层的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并对刚度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截面刚度分布定义为截面最佳刚度分布,验证截面最佳刚度分布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