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综合能源系统融合电、气、热等多种能源子系统,不同能源网络动静态特性与设备控制特性差异显著。为实现电、气、热异质能流网络和设备协同运行,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混合时间尺度运行优化框架,包含混合分辨率建模与混合指令周期调度。混合分辨率建模采用与气网、热网动态过程相匹配的模型分辨率刻画能流动态过程,平衡模型的精确度与问题的复杂度,实现电气热多能网络动态过程的协同优化;混合指令周期调度立足于多种异质能流的传输特性差异和多类型设备的控制特性差异,兼顾源/荷多重不确定性,确定各子系统的最佳调度指令周期,实现多能子系统间的协调运行。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电力企业适应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基于我国现行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从工程投资建设的角度,总结并提出了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服务模式.通过深入分析综合能源项目在不同服务模式下的运营环节和运作方式,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服务模式的选择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服务模式评价体系,从而对服务模式初选结果进行再优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优选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综合能源服务建设和项目管理评估的完善提供了又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氢燃料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将西部地区电力送至电力需求旺盛的区域(如东部地区),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效率低下的问题。介绍了氢储能技术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并与压缩空气储能等先进储能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氢储能系统的潜在机会和风险,评估了利用氢储能技术解决中国西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基于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和氢混天然气的两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氢能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要能源载体,基础设施发展动力不足是制约其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氢气与天然气掺混形成混氢天然气(hydrogen enriched compressed natural gas,HCNG),并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能够实现氢能的跨省区输运和利用,从而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此,该文全面探究混氢天然气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首先,从多角度评估氢能在我国碳减排进程中的发展潜力,并针对混氢天然气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经济分析;随后,展望混氢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路径;最后,阐述混氢天然气技术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待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配电网中光伏渗透率不断上升,源网荷关联效应持续增强,使得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困难。对此,文中依据节点电压方程建立了单端口耦合等值电路,主要包括3个部分:电源(主网供电、分布式电源)、负荷以及二者间耦合的关系。考虑到配电网多节点、多线路对电压稳定性的耦合影响,基于单端口耦合等值电路潮流可解性提出了耦合电压稳定指标(CVSI),并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量化分析。针对传统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往往高度非线性,难以应用于配电网优化运行,文中基于二阶锥最优潮流模型对CVSI进行简化,并结合EPSILON约束法将配电网运行优化模型转化为多目标混合整数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函数综合最优原则的帕累托前沿最优解求解方法。最后,对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某实际配电网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指标及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生产过程的有用产出与该生产过程的能源投入之比。我国目前通用的能耗强度为单要素能源利用效率,但仅考虑能源消费总量及地区生产总值,难以全面反映实际能效水平。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能效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地评估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基于改进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建立面向省域能效的全要素评价体系。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于松弛变量的数据包络分析(slack based measure,SBM)模型计算中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9年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随后通过随机前沿分析评估外部环境因素对投入要素的影响,对投入数据进行调整,使得各省市面临相同的外部环境,并再次运用SBM模型进行省域全要素能效评估。最后,针对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