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6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篇 |
综合类 | 32篇 |
化学工业 | 46篇 |
金属工艺 | 53篇 |
机械仪表 | 45篇 |
建筑科学 | 37篇 |
矿业工程 | 18篇 |
能源动力 | 17篇 |
轻工业 | 29篇 |
水利工程 | 23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4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冶金工业 | 2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层分布广泛,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是制约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因素。通过岩心、薄片和电阻率成像测井等资料,识别出芦草沟组页岩储层裂缝包括层理缝、构造缝及异常高压缝。层理缝多为低角度缝,延伸远,发育程度主要与储层因素有关,含油性普遍较好。构造缝多为中高角度,与构造活动及地应力有关,含油性较差。异常高压缝主要为泄水缝,通常不含油。芦草沟组页岩储层层理缝发育程度高于构造缝。芦草沟组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脆性矿物和有机碳含量正相关,与单岩层厚度呈负相关,断层亦会促进裂缝发育。利用孔隙度作为储层因素表征参数,构建层理缝发育程度评价模型,结合声波曲线、密度曲线以及反演波阻抗数据,得到层理缝密度平面分布,预测结果比较可靠。利用至断层的距离和岩石弹性参数,构建构造缝发育程度预测模型,结合融合属性,得到构造缝密度平面分布,当构造缝密度大于0.09条/m时,方法模型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因所处井筒环境复杂,油管腐蚀已成为国内页岩气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难题,直接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动态监测和排水采气措施的实施。为解决川南某页岩气区块井下油管腐蚀,明确区块油管腐蚀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管材腐蚀情况。文章基于流体工况、油管腐蚀形貌,区块流体特征分析了影响页岩气井管材腐蚀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腐蚀原因,在管材失效分析基础上进行室内腐蚀评价实验,比选了几种常见管材腐蚀防护措施,在考虑经济性和现场适用性基础上,优选并推荐酚醛环氧内涂层技术进行油管防腐。现场实施后通过起出试用内涂油管并开展油套管损伤检测测井,结果显示:酚醛环氧内涂层油管未见腐蚀,管材腐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4.
5.
为解决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差,不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等高端客户要求的问题,讨论了低温底粉+色漆+精车+KSL(锐角保护漆)+亮粉,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湿碰湿)2种改进工艺对亮面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的影响,并对喷涂后铝合金试件的漆膜性能(膜厚、附着力、耐碎石冲击、CASS、丝状腐蚀、耐高湿、耐化学品)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涂装工艺,所得产品力学性能优于现有亮面产品涂装工艺,且漆膜性能合格,可在高端客户亮面产品上小批量试用。 相似文献
6.
以煤质活性炭(AC)为研究对象,通过(NH4)2S2O8氧化改性提高其电吸附性能。将活性炭材料制备成电极并在电容去离子技术(EST)下进行实验,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孔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经过1.5 mol/L的(NH4)2S2O8改性后比电容最大;改性后的活性炭电极比电容增大,改性后相比改性前孔容、平均孔径均下降;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光滑、杂质较少、孔隙结构发达、含氧官能团增多;利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改性后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为:1.59 g的AC在54.22℃下氧化改性4.93 h,电极比电容为259.850 F/g,改性后电极的CV曲线证明由于其含有赝电容从而使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OCVD)已可制得Ic达280 A/cm,Ic×L为300330 A.m的高性能YBCO带材,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和诱人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前驱盐的挥发性和批次稳定性不但能降低YBCO带材的生产成本、也能提高其性能稳定性。本研究报道了MOCVD法制备YBCO所需β二酮中间体TMHD及其钇、钡、铜金属有机前驱盐的制备,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化学结构予以确认;同时以金属钡与TMHD在正戊烷或正己烷中制备了无水β-二酮钡盐(Ba[tmhd]2),随后用五乙烯六胺为辅助配体(L)制备了挥发性更好的无水复合配体钡盐(Ba[tmhd]2.L),并通过热重分析技术比较了各前驱盐的挥发性,结果表明:辅助配体五乙烯六胺对提高钡盐挥发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复合掺合料对LC30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和自由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掺量不变时随着粉煤灰相对掺量的增加,坍落度逐渐增加;矿物掺合料提高了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总掺量为30%、粉煤灰矿渣粉掺入比例2∶3时28 d抗压强度高于基准试验组14.3%;总掺量一定时掺入比例为2∶3的试验组,混凝土抗冻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自由收缩性能最佳;掺入比例一定时,掺量为30%的试验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