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分析结构可靠度影响因素中随机性与模糊性的问题,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同时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利用AHP-模糊二级综合评判法计算考虑抗力和荷载效应的模糊状态约束水平值,结合验算点法计算结构构件的模糊可靠度指标区间,对横向排架结构构件进行模糊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可确定构件抗力与弯矩效应统计参数的模...  相似文献   
2.
风机盘管系统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针对风机盘管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复杂水网模型,虽然准确性较高,但水网的搭建过程较为繁琐且计算速度慢.为了更加准确快速的仿真风机盘管水系统的整体特性和运行能耗,本文建立考虑水力耦合和热力耦合的用户侧模型,并结合冷站计算,实现用户侧和建筑、冷站耦合计算.具体方法是基于DeST模拟的建筑热特...  相似文献   
3.
采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是一种普遍认可的方式,然而太阳能固有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系统供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能可靠性进行探究分析,基于Dymola仿真平台和Genopt优化软件完成系统模型构建与优化设计,采用天津市30年历史气象数据来表征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对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为提高...  相似文献   
4.
准确的短期建筑冷负荷预测对于建筑供能系统的运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数据驱动模型因在挖掘建筑实际负荷特性、提高预测精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内扰特征变量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数据驱动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校准技术从冷负荷时间序列中反向挖掘内扰相关数据信息的方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人工内扰特征变量数据对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建筑冷负荷预测效果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相比于完全缺失内扰特征变量的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可降低11.46%,相比于使用日历信息作为内扰特征变量的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可降低6.51%。  相似文献   
5.
主动式冷梁(Active chilled beam)作为辐射供冷末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节能、舒适等优势。本文首先根据主动式冷梁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3个反映其冷却性能、系统能效和结构特点的评价指标。在不同室外气象参数条件下,校核计算了主动式冷梁系统的适用范围,得出中国除部分高湿度临海地区需增加一次风系统表冷器排数外,绝大部分城市采用常规表冷器便可达到室内的负荷要求。而后,通过对3个评价指标的计算,进一步探讨了主动式冷梁系统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效果,得出冷却性能和系统能效均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方向递增,而结构产生的性能优势变化趋势相反。由此可见,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采用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能效更高,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芳  朱能  田喆 《暖通空调》2006,36(2):79-82
通过对剧院座椅下圆柱型多孔送风器噪声的测试及其结果分析,指出这种送风器的噪声能符合剧院允许噪声标准,可以在剧院空调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TRNSYS能耗模拟软件模拟了1961—2009年天津市典型办公建筑的供暖和供冷负荷,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建筑极端负荷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09年办公建筑供暖极端负荷日数极显著下降,而供冷极端负荷日数无显著变化;供暖期和空调期过渡月份的极端负荷日数出现较少,供暖期极端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呈减小趋势,在空调期的变化不大;供暖极端负荷日数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而供冷极端负荷日数除受气温影响外,还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寒冷地区住宅建筑的综合热惰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相似原理,建造了以实际建筑物为基础的缩比模型,并在环境模拟实验舱中模拟室外的气温变化,研究了建筑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室内人员发热以及室内家具对建筑综合热惰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时,对室内温度变化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各影响因素依次为:房间内是否有家具、人员设备散热、建筑窗墙比的大小、建筑围护结构的外保温层。  相似文献   
9.
度日数是重要的建筑节能气象参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能耗水平。城市气候变化直接导致了建筑冷暖度日数的改变。文章利用天津市1951~2010年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天津地区冷暖度日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5~2004年的平均采暖度日数最小,比1963~1972年平均采暖度日数减少了20.9%;冷度日数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0 a平均冷度日数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多。K-M检验结果表明:α=0.05水平下,采暖度日数从1990年开始显著降低,冷度日数自2005年起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新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筑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明确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结合知识要点将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诠释,提出了\"热湿环境—空气环境—声光环境\"三部分教学重点内容,从人对环境的需求角度出发,剖析环境的控制参数、评价指标,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建立了\"以人为本,创建环境\"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强化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