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石油产品中氮化物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的测定方法,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氮化物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氮化物形态的分析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不同的样品的氮含量分析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节能环保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轻负荷柴油发动机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延长换油周期(1.5万km~3万km)的要求对润滑油提出较大挑战.本研究在ACEA轻负荷柴油机油技术平台上自主研制了 5W-30 C3+长寿命轻负荷柴油机油,在国Ⅵ轻负荷柴油车上进行了两个3万km换油周期行车试验.试验数据表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自主产品可以在燃油稀释后保持较好的黏度稳定性,在长里程换油周期后抵抗氧化衰变,具备稳定的碱保持性,低含量的磨损金属数值表现了优异的抗磨性,满足3万km换油周期的技术要求,可为车主节约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3.
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建设,给辅助服务机制的制定与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此过程中需要参考借鉴国外辅助服务市场的经验。目前英国独立于能量市场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较符合中国电力市场当前情况。文中重点介绍了英国辅助服务市场中的短期运行备用(STOR)服务的运行与补偿机制,为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构建新一代低碳化、清洁化电力系统的趋势。目前,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建设中,新能源的功率预测误差分析与预测精度提升至关重要。以我国南方数省2021年新能源日前功率预测及实际运行数据为例,系统性梳理分析了新能源功率预测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误差应对思路。首先,对现有预测技术以及国内外预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梳理了现行新能源功率预测误差的共性特性;最后,提出了新能源功率预测误差应对思路,包括新能源功率预测指标体系构建、组合算法研究思路、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培育探索等。 相似文献
5.
申克煤粉秤(科里奥利秤)在水泥生产线应用广泛,在生产中遇到的多为下煤不畅的现象。我公司 5 000t/d生产线煤粉计量装置均采用申克秤,窑头秤型号为MUTICORK-50,窑尾秤型号为MUTICORK-80。在此,笔者介绍所经历过的两例下煤不畅的故障处理方法和心得。 相似文献
6.
将电动汽车换电站储能引入传统负荷频率控制(LFC)问题中,提出了计及换电站与电网互动(S2G)的LFC新模型。该模型将控制区域内换电站等效为大容量虚拟储能电站,采用基于滤波方法的LFC协调控制策略分配调节功率,能够避免过度调频对换电站电池寿命的影响。在换电站建模方面,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的换电站可控容量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电池荷电状态(SOC)及换电站可控容量约束的S2G集中等效模型。通过两区域互联LFC系统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相关分析表明S2G辅助调频能显著抑制频率偏差和联络线功率偏差的波动,提高LFC系统的动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EL6010红外线气体在线分析仪在煤气化装置应用中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对预处理单元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造措施,还对EL6010红外线分析仪的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传统的同步发电机,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synchronousgenerator,VSG)的阻尼可以灵活调整,以增强系统的动态性能。首先建立了VSG系统的动态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导出了系统的保守稳定域。其次,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发现阻尼耗散的能量等于阻尼因子乘以相平面中系统轨线和x轴包围的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当每个周期内阻尼耗能大于势能变化量时,每个周期系统不稳定平衡点处的动能会单调递减,VSG系统可以实现全局稳定。由此,进一步提出了确保系统全局稳定性的阻尼调制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全局稳定条件的正确性和阻尼调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高渗透率、高度电力电子化、供用能高自由度重塑了系统形态特征,系统在极端事件下更加脆弱、弹性提升需求迫切。储能具有多时间尺度响应、功率−能量双重调节属性,可有效提升极端事件下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水平。因此,立足于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主动应对极端事件能力,对面向系统弹性提升的储能优化配置与灵活调度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新形态下弹性提升挑战以及需求;其次,归纳了储能技术发展特征及其在常规场景下的功能应用;然后,从规划与运行层面详细论述了极端场景下储能提升系统弹性的研究现状;最后,围绕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恢复3个方面指出储能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弹性的研究方向以及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储能系统参与调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稳定频率波动的有效手段,合理的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机制有利于激励储能提供优质的辅助服务,培育优质的第三方市场主体。针对现有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面临的定价机制不完善、快慢调频资源补偿机制不合理和储能容量越限等问题,设计了适应储能参与的调频辅助市场运营机制,并在该市场机制下提出了考虑调频成本和储能荷电状态恢复的调频资源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采用主客观权重方法计算不同类型的调频资源综合调频性能指标权重系数,刻画多类型调频资源的调频性能差异。其次,横向比对不同交易时段的调频需求,引入时间松弛因子优化交易时段的边际出清价格,有利于形成有效映射系统调频需求变化的调频价格信号。同时,为快速厘清快慢调频资源调频效果差异,采用空间松弛因子量化不同调频资源的替代容量,形成快慢调频资源的合理补偿。然后,充分考虑储能荷电状态影响,以调度周期内调频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多类型调频资源实时控制优化策略,在降低调频成本的同时有效避免储能容量越限。最后,以广东现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为基础,验证了所提市场机制及调度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