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算例仿真研究了不同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案下低压微网从并网模式向孤网模式转换的动态运行特性,获得了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微网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规律。如果选择微型燃气轮机作为微网的功率支撑手段,在微网从并网向孤网过渡过程中,系统频率波动较大,且部分分布式电源有可能在低频保护动作下与电网隔离,不利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增加储能设备后,储能设备对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可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下垂控制策略的蓄电池在微网孤岛运行时可以快速为系统提供有功、无功支撑,有效抑制了由于燃气轮机动态响应速度慢引起的电压和频率偏差。 相似文献
2.
3.
冷电联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经济运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冷电联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冷、电负荷的延时变化曲线,按照经济最优原则制定微燃机的发电曲线.优化模型不仅考虑冷电联供系统与大楼电制冷空调的运行配合问题,还计及了电网购电价格、燃气价格和微燃机上网发电价格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实际的南方地区办公大楼为研究对象,在允许微燃机上网发电的情况下,研究微燃机容量、上网发电价格、燃气价格等因素对冷电联供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独立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围绕包含柴油发电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铅酸蓄电池的独立微网系统中的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了包含微网全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现值、负荷容量缺失率和污染物排放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该优化模型在控制策略上,考虑了多台柴油发电机的组合开机方式、储能电池与柴油发电机之间协调控制策略,以及系统备用容量等问题。在优化变量上,选取设备类型和装机容量同时进行设计。最后利用自主开发的微网优化设计工具,针对某独立海岛微网系统开展了不同目标组合、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分布式发电单元和储能电池的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低频振动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低频振动的频率特性和引起的原因,论述了控制和解决低频振动的方法,并列举了国产200MW机组解决两种类型低频振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叶片——叶轮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汽轮机叶片-叶轮系统(轮系)耦合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一种简便实且的计算轮系振动特性的数值积分方法,此方法考虑了叶轮轮孔支承柔度,叶片和叶轮连接处的叶根柔度及离心力等影响轮系振劝的各种主要因素,给出了焊拉金和松拉金的处理方法,可供计算轮系振动的静,动频谱和相应的振型,其次,文中利用锤击对叶片一叶轮系统模型进行了模态发析和参数识别,得到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最后将理论计算结 相似文献
7.
子结构传递矩阵法、有限元素法和模态综合法应用于转子动力特性计算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递矩阵法、有限元素法及模态综合法是对转子系统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大量算例,从计算精度、内存和机时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独立交流微网中电池储能与柴油发电机的协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独立交流微网系统内,柴油发电机和电池储能之间的协调控制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利用电池储能的快速响应特性,提出了柴油发电机和储能电池的协调控制方法。柴油发电机作为主电源时,通过在储能系统传统下垂控制中引入辅助功率控制信号,防止柴油机长时过流引起的系统崩溃,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针对微网内主电源从储能系统转为柴油发电机或者从柴油发电机转为储能系统时的短时停电问题,提出了柴油发电机和储能电池双主电源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最后利用PSCAD仿真软件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结构微型燃气轮机的双模式运行特性和并网技术方案。首先从燃机结构、控制方法、双模式运行特性以及并网运行时对传统保护配置的影响等角度研究对比了2种微型燃气轮机的并网技术方案;然后通过算例仿真比较了不同10 kV线路故障下微型燃气轮机的动态特性。研究表明:Ⅱ型微型燃气轮机在外部系统故障情况下,提供的短路电流明显,影响到上级保护的配置和选型;Ⅱ型微型燃气轮机可以实现模式间的无缝转换,但模式转换条件相对Ⅰ型微型燃气轮机严格;Ⅰ型微型燃气轮机无法实现模式的无缝转换,但提供的短路电流较小,且并网运行时受其他10 kV线路故障冲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冷电联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能量管理优化模型.该模型根据示范点各大楼的冷、电负荷预测延时变化曲线,按照经济最优原则制定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计划.优化模型不仅考虑了冷电联供系统与大楼电制冷空调的运行配合问题,还计及了电网购电价格、燃气价格和微型燃气轮机上网发电价格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选取典型月份的冷、电负荷预测数据进行优化计算,并对部分优化结果进行调整,结果表明,根据所提出的模型制定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曲线能够满足示范工程对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一次能源高效利用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