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玉米低聚肽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活性和结构,以玉米黄粉为原料,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玉米低聚肽,在对其基础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测定其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中总蛋白质含量为92.15%±5.26%,酸溶蛋白质含量为87.57%±5.98%,脂肪含量为0.06%±0.01%,灰分含量为3.12%±0.38%,水分含量为3.54%±0.29%。玉米低聚肽的ACI抑制活性为0.55±0.03 mg/mL。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玉米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选择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峰,利用质谱仪测定肽段序列,鉴定出4个ACE抑制肽段:AY、SAP、NAP、VNAP, IC50值分别为0.036±0.005, 0.039±0.004, 0.112±0.010和0.205±0.018 mg/mL,大约是玉米低聚肽的15.3, 14.1, 4.9和2.7倍,是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肽段。  相似文献   
2.
以去壳牡蛎肉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牡蛎低聚肽,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对比消化前后牡蛎低聚肽分子量分布、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变化,探究牡蛎低聚肽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牡蛎低聚肽的相对分子量主要在1 000 Da以下,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重均分子量下降不超过8.2%;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降低分别不超过7.9%,8.7%;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OH清除率降低分别不超过9.3%,3.8%;胃蛋白酶消化后,ABTS自由基清除率降低9.2%,胰蛋白酶消化后,ABTS自由基清除率提高3.6%;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ORAC值分别提高11.5%,1.3%。胃肠消化对牡蛎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牡蛎低聚肽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牡蛎低聚肽(OOP)对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PADAM)大鼠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PADAM组(PC)、PADAM+低、中和高剂量OOP组(PLO、PMO、PHO)5组。除NC组外,其余大鼠在利用环磷酰胺诱导PADAM形成的同时补充不同剂量的OOP,6周后测定血清睾酮(TT)、游离睾酮(F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丸雄激素受体(AR)含量、捕捉潜伏期、交配潜伏期、捕捉次数、交配次数以及附睾中的精子数量、活率和活力。结果:与NC组相比,PC组血清TT、FT、LH含量、交配次数以及精子数量、活率和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捕捉潜伏期和交配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PC组相比,PLO组捕捉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捕捉和交配次数显著增多(P<0.01);除PMO组精子数量无显著性增加外(P>0.05),PMO和PHO组血清TT、FT、FSH、LH和睾丸AR含量以及捕捉和交配次数、精子数量、活率和活力显著增加(P<0.05),捕捉和交配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且PMO和PHO组血清TT、FSH含量和交配次数以及PHO组血清LH和睾丸AR含量显著高于PLO组(P<0.05)。结论:补充牡蛎低聚肽能够通过改善HPG轴有效防止CTX引起的PADAM的形成,显著改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以中、高剂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基于联合加权熵的电网自组织临界状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潮流熵和网络拓扑熵在表征电网自组织临界演化水平上的局限性,提出用负载率进行加权的加权潮流熵和用度数大小进行加权的加权网架结构熵,分别表征电网负载率和潮流分布变化、电网度数大小和度数分布变化后电网的自组织临界状态演化水平;结合信息论首次提出联合加权熵,综合反映了电网的网架建设、负载率以及潮流分布对电网自组织临界性的影响,从而从一个全面的角度表征了电网的自组织临界演化水平。结合大停电风险评估指标风险价值和条件风险价值对甘肃电网的自组织临界演化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联合加权熵在表征电网自组织临界演化水平上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连锁故障预防控制策略研究,在深入分析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连锁故障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含大规模新能源的电网连锁故障预防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直流灵敏度法甄选出高危线路,并计算出发电功率转移分布系数矩阵,继而采用反向等量配对法,根据发电功率转移分布系数调整发电机组的出力,使得高危线路的负载率得到有效下降,同时保证其他线路负载率维持在重载阈值以下,改善潮流分布,起到预防连锁故障发生的作用。最后通过甘肃酒泉地区电网的仿真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连锁故障的影响机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连锁故障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统的Prony算法对输入信号要求较高,同时对分析数据的噪声非常敏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rony算法,对在线获取的信号进行快速拟合,从而分析出信号的振幅、阻尼比、频率和相角等信息.改进的Prony算法的拟和精度在36节点的多机系统中进行验证,该算法输入信号是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提供的各机组功角变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可实现低频振荡主导模式的在线辨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电力工业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之一,线损率可直接反映电网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配电网的同期线损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10 kV中低压配电网同期线损优化系统,由数据采集单元、传输单元及分析单元三部分构成。其中,GPRS公网和230 M无线专网作为信息传输的通道;数据分析单元由数据读取、拓扑分析及线损计算构成。针对目前电量采集过程中数据缺失严重、同期线损取数及计算过程中误差较大、可靠性低等问题,在线损计算过程中,引入了分层式节点识别策略,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负荷节点智能识别方法,可有效、快速求取各种负荷节点的注入电流,从而降低了非同期数据所带来的线损误差。利用实际案例验证了配电网同期线损优化系统在线损计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可为智能配网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态辨识物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研究电网自组织临界特性的基础上,指出网络结构和潮流分布的高度不均衡性是电网进入自组织临界态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网络分布的均衡与否可采用网络拓扑熵刻画;潮流分布的不均衡性可分为由于部分线路负载率偏低而致和由于部分线路负载率偏高而致两类,显然后者才是电网进入自组织临界态的真正因素之一。由于潮流熵概念无法区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潮流分布特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加权潮流熵概念来表征潮流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实际电网的仿真分析,表明电网处于自组织临界态时,呈现低网络拓扑熵和高加权潮流熵特性;加权潮流熵与潮流熵相比,能够更好地识别出由于部分线路负载率偏高而致的潮流不均衡性这一关键因素。网络拓扑熵和加权潮流熵两个物理指标的提出能够为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与综合评估以及连锁故障的预防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波动性极强的风光电大规模并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输电线路常常呈高传输功率峰谷差、低输电效率的状态,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为此,提出分区分层优化输电线路功率的思想。首先,利用所提指标对电网进行分区,使区间联络线成为电网中待优化输电线路。在分区基础上建立区间-区内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用以确定传输功率峰谷差最小且输电效率最高的区间联络线期望功率,下层模型引入区内源荷运行约束,寻找最大程度实现联络线期望功率下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源荷协调调度计划。分别选用NSGA-Ⅲ-DE算法和NSGA-Ⅱ算法迭代求解上下层模型。最后,通过甘肃电网实例仿真,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黑起动方案研究,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围绕甘肃电网的网架结构特点,研究提出了甘肃电网的黑起动方案.通过计算分析,对甘肃电网黑起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