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57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9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善农村电网供电末端低电压问题,通过在配网中配置储能电源,参与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应用,在线路/台区供电负荷"重载"时进行放电,线路/台区负荷"轻载"时充电,以实现对负荷的削峰填谷,从而改善因重载带来的低电压问题,提高供电质量。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检验该基于储能电源的配电网末端电压改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在工业化屠宰中获得肉鸭最优的食用及感官品质,以樱桃谷肉鸭为研究对象,探讨58.5℃-210 s、60℃-180 s、62.5℃-150 s和65℃-120 s四组不同浸烫处理对肉鸭宰后僵直强度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短时(65℃-120 s)和低温长时(58.5℃-210 s)浸烫均会导致肉鸭宰后较低的pH,自由水相对含量P23升高,使不同状态水的"态变"更加强烈;同时加大肉鸭的僵直强度,体现在硬度、剪切力均显著大于60℃-180 s和62.5℃-150 s处理组(P<0.05),在宰后3.75 h,各处理组硬度和剪切力显著升高(P<0.05),肌肉长度达到最低值,均缩短至原始长度90%以上,进入僵直期;65℃-120 s处理组的硬度和剪切力分别为3911.95 g和6.45 N。在宰后48 h,各处理组的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下降,与肌肉剪切力、硬度和滴水损失率的结果一致,尤其58℃-210 s处理组剪切力和硬度最大,滴水损失率最高。因此,过高和过长时间的浸烫会加快肌肉生化代谢速率,增大僵直强度和蛋白质变性程度,使不同状态水的"态变"更强烈,导致食用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以来,城乡各地都在着手修建规模较大的电网,而与之相应的输电线路也在迅速实现延伸。然而实质上,电网内部含有交错性的复杂线路,对此如果不慎予以维护那么将会表现为多样化的输电事故。在情况严重时,某些线路事故还可能伤害到最根本的人身安全。针对不同类型的输电线路来讲,与之密切相关的故障成因以及故障分布形态也体现为差异性,对此有必要致力于深入探究。因此可见,探求电网线路涉及到的各类故障根源,此项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优化当前现有的检修模式,确保结合整体上的线路分布状态来执行特定的线路故障排查操作。  相似文献   
4.
考察紫胶色酸A的荧光性质和影响因素,探索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以及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溶剂的化学特性和极性、其自身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都会影响紫胶色酸A的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Cu~(2+)、Fe~(3+)、Fe~(2+)和Pb~(2+)使紫胶色酸A的荧光猝灭,而Zn~(2+)和Al~(3+)使其荧光增强,其中Al~(3+)体现出显著增强紫胶色酸A荧光强度的特异性,其他金属离子对其荧光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在Al~(3+)(0.04 mol/L)存在的条件下,紫胶色酸A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以Al~(3+)为标准液,用荧光法检测两种不同饮料中添加的紫胶色酸A的含量,样品回收率在95.0%~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5.4%之间。本实验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测紫胶色酸A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的几种典型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利用三聚氯氰、N,N-二甲基甲酰胺二新戊基乙缩醛及4-二甲氨基吡啶氧化物等高效催化剂催化紫胶桐酸酯化环合得到相关麝香类大环内酯的方法。同时,还阐述了可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聚合/解聚合成路线。通过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期望为紫胶桐酸在合成麝香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最后指出了通过寻求高效催化剂能够避免高温高真空等较为苛刻的操作条件,这是紫胶桐酸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鸡肉寡肽和香菇多糖的复配工艺条件对总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判断复配产物的化学键变化。结果表明,鸡肉寡肽与香菇多糖复配物最优工艺条件为:质量比1∶2、pH 7.0、60℃反应2 h;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鸡肉寡肽(Chicken oligopeptide, COP)和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复配后,抗氧化能力增强,总还原力达到A_(700 nm) 1.408,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6.84%。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鸡肉寡肽及鸡肉寡肽-香菇多糖复配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鸡肉寡肽-香菇多糖复配物在试验条件下未产生类似美拉德反应的大分子聚合物,而是部分的分子修饰,研究表明鸡肉寡肽与香菇多糖协同增效抗氧化活性并非来自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大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风化淋滤和裂缝充填是造成储层纵向差异的主要原因。②利用结构张量场与绕射波耦合属性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储层平面预测,根据最大似然属性体能够较好地预测潜山裂缝走向。③平面上靠近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较好,纵向上风化带裂缝好于内幕带裂缝,渤中13-2地区主力层段风化带储层可划分为4类,Ⅰ类储层最好,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Ⅱ类储层次之,主要位于构造腰部; Ⅲ类储层较差,主要位于距离断层较近区域的构造翼部; Ⅳ类储层最差,主要位于距离大断层较远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脱腥方法鸡肝中风味物质的变化,采用感官评定、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不同脱腥方法的生熟鸡肝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姜酒浸泡、β-环状糊精包埋和酵母发酵均能显著降低生样品腥味值(P<0.05);电子鼻响应值雷达图显示,组成鸡肝整体气味主要是硫化物、芳香成分和醇、醛酮类物质,姜酒浸泡能改变鸡肝原本的气味轮廓,且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能较好区分各样品;HS-SPME-GC-MS共检出了12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经姜酒浸泡和酵母发酵后,鸡肝中醛类物质含量均明显降低,多种致腥物质含量均明显下降。鸡肝熟化后,苯甲醛构成了鸡肝的主体风味,姜酒浸泡组中的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酵母发酵组,是鸡肝熟化后保持较好风味的因素。研究表明,姜酒浸泡和酵母发酵能较好地改善鸡肝风味。  相似文献   
9.
磁力联轴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应用广泛,对其传动特性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依据电磁感应原理,提出一种双面气隙双层实心的电磁感应式磁力联轴器结构,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进行静磁场分析,并针对影响传递转矩的永磁铁磁极对数、永磁铁厚度、气隙厚度、内转子外层厚度等结构参数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各结构参数对磁力联轴器传递性能的影响规律,丰富了磁力传动的理论与应用,为磁力联轴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海上油田井距大、取心资料少,且水平采油井居多,其储层构型研究较陆上油田难度大,因此水平井网模式下的储层构型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L油田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录井资料、水平井动态生产资料,总结了落淤层、沟道泥岩的测井识别方法,形成测井识别图版;并运用动态资料刻画夹层展布,"两段式""一段式""均匀式"含水率上升规律验证了夹层刻画的准确性。平面上,将渤海海域L油田馆陶组Ⅲ油组心滩分为迎水滩、背水滩、主体区及翼部;纵向上,将心滩分为垂积体、落淤层、沟道泥岩,渤海海域L油田落淤层、沟道泥岩以泥质夹层为主。文中通过对心滩内部夹层的精细表征,总结了剩余油分布模式,预测了剩余油分布的范围及储量规模,为L油田中后期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