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7篇 |
免费 | 222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54篇 |
综合类 | 29篇 |
化学工业 | 22篇 |
金属工艺 | 13篇 |
机械仪表 | 42篇 |
建筑科学 | 37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能源动力 | 217篇 |
轻工业 | 13篇 |
水利工程 | 4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1篇 |
2024年 | 269篇 |
2023年 | 298篇 |
2022年 | 233篇 |
2021年 | 195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40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配电网的故障测距问题是电网故障测距的难点。为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总结我国配电网的特点和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要求,对现有的故障测距方法进行了归纳,再结合配电网的故障测距研究新动向,对配电网中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宋劢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5,(9)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为更快更好的解决故障,小波理论被引入到电网的故障测距中来。而本文简要概括小波理论,总结目前国内小波理论在电网故障测距尤其是行波测距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做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高、实践性强的专业必修课,而传统课程教学大多存在偏重理论知识讲解、弱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累积及反馈,从调整实验学时及内容、虚实结合实践、选修相关综合作业及学科竞赛、调配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探索,提出梯级设置实验学时、分层配置实验内容、借助Protues仿真软件搭建虚拟实验系统、选修测试技术等综合作业、参加电子设计等竞赛、完善考评机制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逐次深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块的简化网络可靠性FMEA算法。根据不同开关的功能,以自动开关装置为边界形成自动区域,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只含开关、配电块、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等效网络,每个自动区域仅含一个自动开关和若干个手动开关,由自动区域特性可知:与主区域直接相连的所有支路的负荷点有相同的故障率,且该类负荷点的故障停运时间由系统元件故障位置来确定;与支路区域相连的负荷点的故障率不受主区域的影响,且该类负荷点的故障停运时间由分布式电源所在支路区域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基于配电块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提出了形式化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枚举的数量,通过RBTS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7.
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超短期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EEMD-LSTM的光伏电站超短期预测模型。该模型选取某50 MW光伏电站2017年功率数据作为样本,根据天气因素分类指标将天气情况分为非突变天气和突变天气两大类,利用EEMD将分类天气的历史功率数据分解为IMF1~IMF5和剩余分量,计算各个分量与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强相关的分量送入LSTM神经网络,叠加各子分量结果得到最终的光伏功率预测结果,同步搭建BP、SVM、KNN和LSTM模型与所提模型进行误差对比。结果表明:天气因素对光伏输出功率有较大影响;单一模型对功率波动较大的突变天气进行预测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功率数据经过EEMD分解,可充分提取细节特征,使得EEMD-LSTM耦合模型较LSTM模型在eRMSE、eMAPE、eTIC上分别提升21.23%、11.92%、25.67%。所提模型可有效提高光伏功率超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满足光伏发电系统超短期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出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抽水蓄能发电的特点,分析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并总结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优化调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单机到无穷大系统为例,研究了系统遭受故障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了不同因素下,暂态稳定性的强弱,包括切除时间、故障类型、不同故障点等。利用PSASP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对各种因素影响下进行了仿真比较,并得出了仿真图。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相关因素来改进系统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