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642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58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5年   3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液冷充电模块工作过程,分析充电模块发热原理,通过理论计算系统设计循环泵、管路、散热器和冷板等液冷充电桩关键部件;利用仿真分析散热冷板结构温度场,进行液冷充电模块冷板的结构优化设计;结合充电桩的应用场景和条件,冷却工质选择体积分数为56%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液相,添加体积分数为3%的石墨烯粉体作为固相。结果表明:与市场上现有液冷模块进行对比,设计优化后的液冷模块散热效率提升约20%。研究充电设备的液固两相流散热系统,利用冷却工质循环和散热装置对充电设备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电力供应.本文采用集群移动通信技术,搭建了一个在电力系统中应对突发事件巡检、抢修工作的平台,通过该平台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也是电力突发事件防范领域的一种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工程数据量大、种类较多且传统分析模型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文中构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工程数据预测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采集层获取各种工程数据,并在数据分析层运用经灰狼优化算法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各种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及学习,以获得电力工程数据的预测结果,从而满足应用层的业务需求。基于Matlab仿真平台进行数值实验论证的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15%、34.19万元,且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压输电架空线路悬垂线夹磨损现象,本文列出了220kV门聂一二线的磨损情况,分析磨损原因,并针对磨损原因提出了改造双挂点、优化线路路径等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面向移动储能参与综合能源体辅助服务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法(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处理综合能源体内部风力、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建立电动汽车参与综合能源体辅助服务优化模型,并进行 24h优化调度.算例仿真结果表明,移动储能参与综合能源系统辅助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综合能源主体的运行成本,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网技术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在逐步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中,电网在管理方面也需要提升,以实现与技术方面相匹配。客户关系管理作为电网常规运行中的一项最基本工作,其对于电网效益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从电力营销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电力营销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并给出了机电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才能够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电热协同,跨网互济”为核心理念的区域清洁供能逐步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能源解决方案,因此保障电热协同运行安全稳定也成为了工作重中之重,在异常识别过程中,很难获取充足故障数据,使得所训练模型泛化能力不足。文章基于区域电热综合功能系统典型架构,构建光伏、热泵、电动汽车、蓄电池、蓄热模块综合仿真模型,然后结合所提故障模拟方法生成所需异常运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运行异常识别模型,最后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监测电热协同运行异常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数值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监测系统无法正确监测设备运转,容易出现误差、漏查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该方法首先基于AE-S微型高频动态控制传感器和TMS320C6474设备控制执行器完成设备硬件环境的搭建,其次以此为基础,运用RFID技术完成数据的实时采集,再次引入多层GRU预测模型来提高对特征信息的提取,采用三层网络GRU网络模型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基于小波分解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异常监测准确率均高于95.8%,优于对比方法。由此可证明,采用该方法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准确监测,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边缘计算的出现改变了无人机影像诊断的方式,但是由于边缘端设备的功率和AI算力有限,将云服务器中的目标识别的算法部署到边缘装置时,极容易出现识别滞后、显示卡顿、缺陷检测率低等情况。将YOLOv5目标识别算法进行改进,引入Ghost模块改造Backbone部分实现轻量化;改进后YOLOv5-GBA算法结合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了边缘端的无滞后实时检测,针对9种不同的空间尺度的缺陷开展检测,平均准确率75.1%,相比YOLOv5的6.0版本平均提升2.8%,在边缘计算模块NVIDIA Jetson Xavier NX上实现了最高224FPS的测试效果,有效解决了边缘计算装置中深度学习算法应用效果差与识别准确率低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四大热电中心接入系统对北京电网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了四大热电中心输电电压等级选择以及接入系统形式,研究了四大热电中心接入系统对电网短路水平、稳定、无功和调峰能力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