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RC式脉冲电源和晶体管式脉冲电源的综合比较,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晶体管式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该电源结合FPGA开发板和IR2101专用集成半桥驱动器,驱动半桥式结构的功率MOSFET,电源经实验验证后,在加工精度、效率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表现良好。经测试,该电源最高频率可达1 MHz,输出脉宽1~101 ms可调,开路电压1~200 V可调,同时结合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实际需求,可以实现粗、半精、精三种加工形式。  相似文献   
2.
3.
应对聚乙烯(PE)燃气管道焊接质量问题,以DN110管为试验对象、静液压试验作为焊接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PE燃气管道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吸热时间为60 s、熔胶压力为0.17MPa、焊接压力为0.17 MPa时,焊接接头的质量最高。基于最佳焊接参数,采用80℃、4.0 MPa静液压试验,测试得到该PE燃气管道耐压时间为1250 h,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000 h。  相似文献   
4.
采用犁切-挤压(P-E)和表面化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铝沟槽吸液芯结构,通过毛细上升红外测试方法对其毛细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不同的CuCl_2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吸液芯结构毛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加工后的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显著提高,其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可达49.3 mm,相比于未经化学加工的犁切沟槽,其毛细上升高度提高约79.3%;当CuCl_2溶液浓度超过1mol/L时,浸泡时间和溶液浓度对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压力影响较小。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提高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为平板铝热管吸液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简单快捷地计算带有机构约束的Delta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提出一种新的Delta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算法,并在算法中加入了球铰、万向节等机构约束对Delta型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影响。首先建立Delta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计算的理论数学模型,然后建立球铰、万向节机构的角度约束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并用离散点作图表示以及进行实验验证。利用该算法可以计算带有机构约束的Delta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通过对自主开发的Delta并联机器人的操作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打标机的振镜扫描系统存在失真问题,从而造成动态聚焦误差。对激光振镜扫描系统失真问题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建立了该振镜扫描系统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振镜动态聚焦误差来源和误差表现,提出了LDS振镜扫描系统误差矫正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结构聚合物元器件的批量化生产与制造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精密修整成V形尖端的金刚石砂轮,在自润滑性和脱模性良好的钛硅碳陶瓷模芯表面加工制造出形状精度可控的V沟槽阵列结构,然后利用微注塑成形工艺将模芯表面的V沟槽阵列结构一次成形复制到聚合物表面,高效注塑成形制造出倒V形阵列结构的聚合物工件。分析了微模芯的表面加工质量与形状精度,研究了熔体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微注塑成形工艺参数对微结构聚合物注塑成形角度偏差和填充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细磨削加工技术和微注塑成形工艺可以高效率、高精度地制造出规则整齐的微结构注塑工件,注射速度对微成形角度偏差的影响最大,保压压力对微成形填充率的影响最大,微结构模芯的微细磨削形状精度值为4.05 μm,微成形的最小角度偏差和最大填充率分别为1.47°和99.30%。  相似文献   
8.
9.
微拉深成形以其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等优点成为一种可行的制造开口、空心、薄壁微型零件的微细加工方法。然而,由于微型化的影响,使得微拉深要比宏观拉深更加困难。研制精密微型落料-拉深复合模,成形出内径仅为1 mm的微杯形件。试验材料采用厚度为50μm的1060纯铝,在真空氛围下经300℃分别退火1 h和8 h。微拉深试验在SANS CMT-5504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验速度为0.05 mm/s,润滑剂为聚乙烯薄膜。研究退火工艺和压边力对拉深力、拉深比、制耳和起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顺利成形出质量良好、拉深比为2.1的微杯形件;经退火处理的坯料,拉深力降低,拉深比增大,制耳减弱;随着压边力的增加,起皱减弱,但当压边力超过一定数值后则导致拉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种按键特征因素(即按键大小、间距和形状)对触摸屏输入可用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结合人因实验和分析,采用5按键大小×3间距×3形状的组内设计,对触摸屏输入可用性(即输入绩效和使用偏好)进行实验测试,被试为15位在校大学生,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按键大小、间距和形状对输入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按键大小和间距、按键大小和形状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用户偏好可能产生较优绩效的按键设计方式。结论三种按键特征因素的不同设计方式对触摸屏输入的可用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