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1篇 |
完全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8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电机传动系统的不规则运动和混沌现象初探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指出电机传动系统混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探讨混沌现象是研究其不规则运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分析了可能导致电机传动系统混沌现象或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地提出了目前电机传动系统混沌现象研究的方法和混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的电气传动系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综合介绍了电动汽车电气传动系统最近的发展动向。分别对电动汽车对电气传动系统的要求,电动汽车机电一体化的布置方式,电动机的选型、设计应考虑的特殊问题,控制系统研究开发的动向等进行评述。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改善方案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数字化控制感应电机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推导,对电机转矩的变化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结合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方案。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不仅系统的动态响应依然很快,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稳态转矩脉动较大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稳定了逆变器的开关频率。 相似文献
4.
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控制原理和电机数学模型出发 ,结合实用的系统 ,论述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全文分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策略、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策略和不依赖于对象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三个层次。在最后一个层次上 ,强调了智能控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永磁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模型算法控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综合模型算法控制(MAC)在线实时预测、优化、反馈校正的优点,提出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传动系统的MAC方案。采用PMSM的二阶ARMA模型为预测控制的参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校正、算法简单,能很好地满足动态较快的电动机实生要求。对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表明无论模型如何失配,系统均稳定、无输出静差,鲁棒性强。仿真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算法控制(P 相似文献
6.
7.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线性系统参数辨识方案及在鼠笼式电机传动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将基于Hpofield神经网络的线性系统参数辨识方案^[1,2]作了扩展,得出了在辨识神经网络输入为经传感器检验延迟的系统状态变量的情况下,其辨识输出趋于正确的充分条件。通过在鼠笼式电机传动系统参数辨识中应用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辨识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超声电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未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电磁型电机的发明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无论在理论上、设计方法上或制造技术上,都已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由于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限制,难以满足当前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飞机、导弹、汽车、机器人和精密仪器等等对电机所提出的短、小、薄、低噪声和无电磁干扰等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各种新型电机。其中,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算是最典型的一种。图1为一超声电机的分解图。 相似文献
9.
电力传动系统的转矩控制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高动态性能电力传动系统的转矩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表明了转矩与与磁通或磁链协调控制的重要性;并从概念上澄清了当前广为应用的矢量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系统的特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永磁电机的转子位置检测与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简述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转子位置检测手段的不足,提出使用普通光电编码盘实施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及电机转子位置的初始定位方法,并在实验系统中使用,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