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动态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投入使用的电力线载波中继路由算法存在的可靠性低、自适应能力性和负载均衡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载均衡算法-蚁群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信道质量和负载均衡等特性来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同时,根据电力线载波网络拓扑结构,改进了蚁群算法(ACS)的转移规则、信息素、禁忌表更新规则.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能够找到有效通信路由线路,并收敛于最优路由线路,大大改善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情况,提高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GIS硬件平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初期部署方案和所采用的负载均衡平台架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架构具有让所有用户直接访问统一的IP地址、不用人为干预协调也可以保证服务器的互相备份、能保证系统稳定等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国内首例信息网络双通道在线负载均衡方案的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信息网络在线负载均衡方法,通过对信息主干网络结构的改造,调整核心网络设备的策略,将公司到网公司的信息主干网络由单独通道改造成双通道系统,并实现国内首例应用防火墙的双通道在线负载均衡。文章首先分析公司信息主干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双通道的方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首创应用防火墙构建双通道在线负载均衡系统。经过测试和实际上线运行,系统稳定可靠,并且提高了信息主干网络的带宽,增强了网络的传输速率,避免了由于单点设备故障造成网络中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厂站自动化系统从客户/服务器到客户/集群服务器结构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许多厂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文中提出了在厂站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从客户/服务器模式到客户/集群服务器模式转变的一种思路和实现方案,并且分析了其优点和难点.客户/集群服务器模式可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服务端结构,它通过集群服务能够很好地均衡服务端负载,解决或减轻单纯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遇到的问题.该方案已在NSC300UX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了一种新的移动服务框架——移动云计算(mobile cloud computing,MCC)。传统遗传算法(standard genetic algorithm,SGA)作为一种元启发式算法,在解决移动云环境中负载均衡问题时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负载均衡算法,采用基于多目标的适应度函数,自适应的交叉和变异算子,更好地适应了移动云环境中资源的异质性特征和资源部署的实时性需求。采用云仿真器Cloudsim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负载均衡度和资源部署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信息系统在线状态检修,减少系统检修时长,增强系统对外业务应用连续性,安徽省电力公司与中间件和负载均衡器技术支持厂商合作,以现有核心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个月的研究和试验,最终完成信息系统在线状态检修部署架构的可行性论证,并成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在线状态检修部署架构适用性通用测试方法。目前该架构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应用效果良好,已完成对多套信息系统的改造,增强了系统检修的灵活度,提升了系统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智能配电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建立了面向智能配电的异构网络模型,并结合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目标,分析了各类型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进而设计了一种包括重载网络业务转移与新业务接入控制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候选网络的负载水平,以及对实时和非实时业务的QoS保证程度,将重载小区的适量业务向重叠覆盖的轻载小区转移;其次通过遗传算法获得最优业务接入方案,为不同优先级的新到业务提供有差别的服务。以某市一座35kV变电站到10kV变压器的覆盖范围为例,构建异构网络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模型为智能配电通信网络的构建和业务的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