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84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93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1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转炉钢渣在农业生产中的再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转炉钢渣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其在农业生产上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以及施用转炉钢渣肥料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转炉钢渣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使其含有的有益元素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对农产品及土壤环境造成危害,而且通过在转炉钢渣中加入添加剂合成新型农业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转炉钢渣肥料的附加值,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高产和优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黄柏成 《中国电梯》2007,18(15):35-37
结合电梯控制系统中能量消耗和能量反馈的线路分析.对电梯的控制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用矩阵变频器的节能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仁毅  栾兰  胥建文  侯岩岩 《变压器》2020,(3):16-19,40
本文中笔者在设计高电压等级换流变出线装置时,考虑了不同绝缘材料特性及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  相似文献   
4.
任永宏  刘硕  谢敏  张方华 《电源学报》2017,15(2):24-30,39
针对航空变换器在负载短路时需要输出3倍额定电流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空DC/DC变换器短路限流的控制策略。在传统电压-电流双环控制DC/DC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输出电压前馈控制,即将输出电压作为前馈信号,与电流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相加共同作为调制信号与三角载波交截。通过合理设计前馈系数,保证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在负载短路前后基本保持不变,旁路了PI补偿网络的延时影响,使得短路瞬间占空比即时修正,有效抑制了短路瞬间的电流冲击。小信号建模分析表明,输出电压前馈的引入基本不会影响原双环控制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检测换流变压器用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状态,提出一种窄带噪声辅助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对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采集到的多通道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具体应用时,在原始多通道振动信号中增加若干通道窄带噪声信号,并在统一高维超球面坐标系下进行分解计算,从而在有效抑制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模态混叠现象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多维振动信号分解的准确性并降低了运算复杂性。进而根据区间最大功率特征计算固有模态函数的功率矩阵,对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特征进行描述。对有载分接开关样机正常与典型机械故障时振动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其不同工况下的功率特征有较大区别,所定义的矩阵相似度指标可较好地衡量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时的振动差异程度。此外,触头松动时与正常工况的相似度指标低于绝缘板松动故障,说明触头松动故障对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焦炉煤气配加转炉煤气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特点。该工艺开辟了利用转炉煤气的新方法,可充分利用新鲜气的有用成分,具有增产甲醇和降低消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换流阀冷却系统均压电极结垢机理,分析结垢的过程、影响因素、形成规律,总结结垢的根本原因,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均压电极腐蚀结垢的综合整治措施,形成改进技术方案。方法 先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均压电极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找出均压电极结垢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试验验证,明确均压电极结垢的主要过程和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的抑制或减轻结垢的措施。结果 均压电极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铝制散热器的电化学腐蚀及流体冲刷腐蚀,腐蚀产物在均压电极部位汇聚、沉积,导致结垢。结垢过程为:散热器内表面发生的化学腐蚀以及流体喘振造成的磨损腐蚀二者协同,相互加强,致使铝元素转化为离子形态进入循环系统冷却介质中,并在均压电极电场作用下吸附至电极表面,从而在电极表面形成结垢。结论 均压电极结垢与水冷系统的电化学腐蚀和流体冲刷有关,采用深度除盐水质精处理的方式去除冷却水中的致垢离子,能有效减缓均压电极的结垢。  相似文献   
8.
Z. Wang  Q. Liu  L. You  S. Wei  L. Cao 《钢铁冶炼》2018,45(4):379-385
Physical modelling of slag splashing practice of an 80 t combined blown converter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measuring the mass flux of splashed sla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slag splashing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varianc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slag splashing was obtained, a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acquired as follows: lance height 600?mm, top gas flowrate 18000?Nm3?h?1, four nozzles lance, bottom nozzle configuration D4, bottom gas flowrate 100?Nm3?h?1, and amount of remained slag 10%.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gitation energy of top blow and mass flux of splashed slag was discussed, and the estimation model for mass flux of splashed slag during BOF slag splashing practice was proposed through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9.
针对BUCK变换器的电压模式控制中,电力电子开关工作在大占空比下不稳定易引起次谐波振荡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2-OCC的BUCK变换器斜坡补偿控制方法。增加斜坡补偿环节,在电流内环引入基于负载前馈的纹波补偿,通过匹配控制参量参数达到稳态无差调节。通过对输出电压进行补偿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带载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与稳态精确性。为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性能,在Matlab/Simulink里搭建仿真模型,并将控制效果与传统PID控制以及V2-OCC控制效果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斜坡补偿环节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与带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starts from a brief revisit of key early published work so that an overview of modern Coriolis flowmeters can be provided based on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aper, then, focuses on providing an updated review of Coriolis flow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Published research work and industrial Coriolis flowmeter design are both reviewed in details. It is 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study of all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subject, which include interest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innovat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The advances in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re clearly identified. Future directions in various areas together with some open questions are also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