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完全免费   2100篇
  电工技术   677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总被引:158,自引:45,他引:113  
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很多与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有关的技术课题亟待解决,例如,大型风电场并网会改变系统原有的潮流及网损的分布,对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能给配电网带来电能质量问题,如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对系统的功角、频率以及电压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风电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需要研究能够考虑风电特点的发电和运行计划方法;重新评估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分析风电的客量可信度;研究新的无功调度及电压控制策略等。感应发电机因为结构简单、并网方便,一度成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首选,很多研究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性价比不断提高,采用同步电机、双馈电机等新型发电机组是大势所趋,风电场可以像常规机组一样,承担电压及无功控制的任务,出现了许多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风力发电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人员从事风电并网技术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42,自引:34,他引:108  
梁有伟  胡志坚  陈允平 《电网技术》2003,27(12):71-75,88
分布式发电以其投资省、发电方式灵活、与环境兼容等特点与大电网日益联合运行,给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带来巨大的变化。它既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的特定要求,如削峰;又可以提供传统的电力系统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和经济性。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型分布式发电技术,综述了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分布式发电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1,自引:24,他引:87  
研究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进行动态建模以及对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电压及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影响、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贡献及其对电网短路容量的影响和风电接入后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风电接入可能会使电网出现线路传输功率越限、短路容量增加及电力系统稳定性发生变化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3篇论文组成的系列文章为现代电力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时空优化的停电防御框架.论证了防御由相继事件演化为大停电灾难而应该具备的核心功能,包括广域测量与数据挖掘、在线稳定量化分析和控制、多道防线的优化和协调.作为第1篇,剖析了大停电的演化规律,探讨现代互联电网稳定性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评述了稳定分析、三道防线及恢复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将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扩展为动态SCADA(DSCADA)系统,将能量管理系统(EMS)扩展为动态EMS(DEMS).  相似文献
5.
大区电网互联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2,自引:11,他引:81  
研究了由区域电网间互联形成的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特点、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控制策略,并提出以下结论:励磁系统中自动电压调节器的负阻尼作用仍然是互联电网发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PSS 已被证明是阻尼低频振荡的最有效、经济的装置,对本地振荡模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均有很好的效果;直流调制、可控串补及可控静补对改善系统阻尼可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对这些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力系统(DPS)   总被引:82,自引:25,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DPS)的概念,并对其主要功能、所需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数字电力系统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和决策以及系统状态实时评估,改善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制定和实施经济运行策略,对电力系统实施紧急控制和反事故控制等。最后还专门论述了建立数字电力系统所需的硬件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计算   总被引:79,自引:18,他引:61  
申洪  梁军  戴慧珠 《电网技术》2002,26(8):8-11
提出了基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风电场穿透功率极限计算方法。计算中采用的风电场数学模型考虑了风电机组的叶片、轮毂、齿轮箱和连轴器以及异步发电机的特性。应用该方法分析计算了一含有风电场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穿功率极限。并揭示了影响风电场并网运行的主要因素是频率波动。  相似文献
8.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9,自引:26,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型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接入点接入双馈风电机组与接入同步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要好于在同一接入点接入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9.
采用广域测量信号的互联电网区间阻尼控制   总被引:66,自引:29,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中,区间模式的低频振荡是限制传输能力的严重瓶颈之一,而经典阻尼控制(如PSS)因限于局部测量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迅速发展的广域测量系统能在全网范围内精确测量和高速传递机组相对功角和角频率等量,使得采用广域测量信号构成全局性的区间阻尼控制系统成为可能,进而为提高互联电网的功角稳定性和传输容量提供了契机。文中在一个简单的2区4机电力系统中,研究了采用广域测量信号实现励磁控制器区间阻尼控制环节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和仿真效果,说明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区间阻尼控制能有效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和提高互联系统的传输容量,而且可工程实现。同时就设计适用于复杂电力系统的广域阻尼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区电网弱互联对互联系统阻尼和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10,他引:55  
全国电网互联后系统中将普遍出现低频振荡现象。该文从阻尼转矩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电网的低频振荡。通过在强互联与弱互联系统中阻尼转矩的比较,揭示了弱互联系统中的区域联络线阻抗大幅度削弱系统阻尼的机理,随后相关结论在全国联网系统中得到了验证。文中的研究表明加强电网之间的联络是解决低频振荡问题的最根本的手段。最后,还介绍了阻尼矩阵的概念,并重新在两机系统上推导了其解析形式。文中通过对多机系统阻尼系数矩阵的分析还得知:在系统互联的情况下,考虑一个系统的电磁阻尼时,不仅要研究本系统的模型、参数,还要考虑联络线路阻抗以及参与互联的其他系统模型参数对本系统阻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