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1篇
  免费   1120篇
  国内免费   519篇
电工技术   1176篇
综合类   844篇
化学工业   390篇
金属工艺   606篇
机械仪表   903篇
建筑科学   577篇
矿业工程   187篇
能源动力   339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192篇
石油天然气   165篇
武器工业   169篇
无线电   19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1篇
冶金工业   114篇
原子能技术   205篇
自动化技术   5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the current work,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chieved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Cu–water) nanofluid under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effects in a horizontal rectangular canal with an open trapezoidal enclosure and an elliptical obstacle. The cavity lower wall is grooved and represents the heat source while the obstacle represents a stationary cold wall.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t of the walls are considered adiabatic.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this investigation are formulated, nondimensionalized, and then solved by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The numerical findings were examined across a wide range of Richardson number (0.1 ≤ Ri ≤ 10), Reynolds number (1 ≤ Re ≤ 125), Hartmann number (0 ≤ Ha ≤ 100), and volume fraction of nanofluid (0 ≤ φ ≤ 0.05). The current study's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flow strength increases inversely as the Reynolds number rises, which pushes the isotherms down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pezoidal cavity. The Nuavg rises as the Ri rise, the maximum Nuavg = 10.345 at Ri = 10, Re = 50, ϕ = 0.05, and Ha = 0; however, it reduces with increasing Hartmann number. Also, it increase by increasing ϕ, at Ri = 10, the Nuavg increased by 8.44% wh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nanofluid increased from (ϕ = 0–0.05).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塔式光热的核心构筑物吸热塔"方变圆"变径超高筒体结构施工难题,选用一套可变形的滑模平台系统,通过操作系统上可调千斤顶支座、门架横向液压千斤顶装置、多处可调节模板角度和收缩模板的丝杆等,使得滑模根据施工需求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模板倾角、间距,并逐步完成收缩变形,其理论滑模允许偏角20°,最终高效完成异形结构施工。该滑模系统刚度大、承载及堆料能力强、空间大、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适应沙漠极端环境。全过程仅需使用一套滑模体系,就能完成方形段、方变圆的变形段及圆形段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类似环境下相似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向网格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不仅外型美观、各构件布置规则,而且质量轻、采光好。但是随着网壳跨度越来越大,整体稳定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制约了此类网壳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此,针对双向网格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布索方案,即在双向网格面内布置斜拉索提高结构的面内刚度,在双向网格面外通过撑杆布置横、纵拉索提高结构的面外刚度。首先通过对不同跨度网壳结构的弹塑性分析验证拉索的布置效果,并考虑各种参数变化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了此类网壳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其次,结合模型的静力试验研究了此类索撑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论证了拉索布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撑杆和拉索的交错布置后,网壳结构的受力更加合理,其承载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此类索撑网壳结构为缺陷不敏感结构,但是撑杆长度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大,对于不同跨度的网壳结构,撑杆的最佳长度有所不同,实际工程中要确保撑杆具有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圆柱滚子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温升对轴承性能的影响,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摩擦学原理和热分析理论,利用ANSYS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热-应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对数修形滚子的凸度值对轴承温升和接触应力的影响以及径向载荷和转速对最优凸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滚子最高温度随凸度值增大而增大,最大接触应力随凸度值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考虑耦合时轴承零件的接触应力大于未考虑耦合时的接触应力;考虑耦合时滚子最优凸度值随径向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未考虑耦合时滚子最优凸度值随径向载荷增大而增大,但不随转速增大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特定产品生产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圆柱内壁件作业的内撑式抓取与下压装配机械手。该机械手在手指系统与筒状手掌之间采用弹性连接。在高速作业过程中,这类弹性连接形成手指系统的残留振动。在对机械手结构设计思想与结构介绍的基础上,对机械手系统采用Adams运动仿真,分析了弹簧系统参数对手指系统的残留振动的影响,并对影响机械手振动特性的关键参数——连接弹簧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际机械手的运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结构与弹性参数的选择可以很好地满足特定对象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俊飞 《轴承》2021,(2):17-18
介绍了常规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转盘轴承保持架的选材及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盾构机用转盘轴承保持架采用整体式结构,主体材料采用合金钢锻件,保持架引导面及与滚道的接触部位采用铝青铜或铅黄铜作为减摩块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微波频率下人工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中环偶极子的激励和耦合效应,设计了双层紧凑型金属圆盘结构。该金属圆盘结构由双层单裂谐振环阵列及介质板组成。采用微波激发该结构上层环偶极子模式,再利用介质板耦合到下层环偶极子,实现环偶极子级联耦合。通过调整上下谐振环的阵列数量,谐振口的大小以及中间介质板的介电系数的变化,获得双层阵列的上下环偶极子模式的耦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产生多峰环偶极子效应,丰富了对人工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中环偶极子模式间耦合效应的认识,可为新型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板锥网壳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和破坏全过程,了解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整体刚度,对板锥柱面网壳结构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对试验模型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确定上弦节点、下弦节点、支座节点、锥体成形及连接构造。对两纵边支承的试验模型在正常荷载工况和破坏荷载工况下进行加载试验,并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板锥柱面网壳的整体刚度大,在正常荷载模式下,结构的变形很小,最大竖向位移与跨度的比值为1/3787,弦杆的受力主要是沿拱轴方向传递;在破坏荷载模式下,锥体的节点板连接处率先发生局部屈曲,之后焊点破坏,结构丧失承载能力。有限元与试验所得承载力最大误差为11%,破坏模式基本一致,所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软土注浆过程中在渗流作用下小孔扩张引起的土体力学响应,基于广义Tresca屈服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准则,考虑非线性渗流和应变软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合弹塑性边界条件推导饱和软黏土地层注浆扩孔问题的弹塑性解答。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时孔周土体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计算结果的差异,进一步讨论了非线性渗流系数m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速非线性渗流模式下的塑性区半径和径向应力都比达西线性渗流状态下的值要小,并且非线性程度越大,其值也越小;而径向位移受非线性渗流系数m的影响较小,两种模式下基本相同。可见地下水非达西渗流作用对扩孔压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在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时也应充分考虑其不同渗流状态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石蜡组合式腔体的长、宽、高均为30 mm,内部用两个长30 mm、宽1.5 mm、高30 mm的铜板分割成3个腔体层,每个腔体层填充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组合式腔体左壁面为加热面,其余壁面均绝热。在组合式腔体长、宽、高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腔体层的宽度来改变石蜡的体积占比,共设置7种排布方式。排布方式1:各腔体层均填充石蜡RT55,各腔体层体积占比为1∶1∶1。排布方式2~7:与加热面相邻的腔体层填充石蜡RT55,中间腔体层填充石蜡RT50,最右侧腔体层填充石蜡RT44HC,各腔体层体积占比分别为1∶1∶1、2∶2∶5、2∶3∶4、1∶3∶5、3∶4∶2、4∶3∶2。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组合式腔体二维模型,研究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体积占比对石蜡液相率随熔化时间变化、温度场以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含多种相变材料的组合式腔体的液相率明显高于单一相变材料。组合式腔体中存在多个固、液共存区,缩短了石蜡熔化时间。方式7的完全熔化时间最短,温度场以及速度场均匀性最好,可以表明,相变温度高的石蜡体积占比越大,组合式腔体石蜡整体熔化时间越短,并且温度场及速度场越均匀。在组合式腔体中,不同相变温度的石蜡的体积占比不同,其熔化时间、温度场以及速度场不同。合理选择相变材料的体积占比可有效缩短石蜡熔化时间,改善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