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384篇
电工技术   966篇
综合类   623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273篇
机械仪表   324篇
建筑科学   226篇
矿业工程   102篇
能源动力   273篇
轻工业   129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329篇
武器工业   77篇
无线电   12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2篇
冶金工业   312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1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单一彩色相机对低辨识度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彩色相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同时检测自动驾驶目标的方案。为了同时提取彩色图像的颜色特征与红外图像的温度特征,在单模态YOLOv3网络基础上改进网络结构得到双模态YOLOv3神经网络,并设计四种特征融合对比实验以确定最佳融合方案;建立双模态数据集同步采集系统,采集彩色图像与红外图像对并用于双模态网络的训练与测试;使用未经网络训练的验证集得到4种双模态特征融合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与损失值。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30次后,该双模态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值最高可达59.42%。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拉-拉疲劳试验机等研究了低温卷取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热轧双相试验钢的疲劳极限约为530 MPa;低温卷取工艺生产的热轧双相试验钢夹杂物平均尺寸多在5 μm以下,晶粒比较细小,马氏体组织较细小且弥散均匀分布,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热轧双相试验钢疲劳裂纹源位于样品表面的棱角处,疲劳裂纹扩展区上有大量的韧窝、撕裂棱、疲劳辉纹和二次裂纹,瞬断区以浅韧窝为主,由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应变,最终二次裂纹在铁素体和马氏体的相界面萌生。二次裂纹虽然萌生但并未扩展,大量二次裂纹分散主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可有效降低裂纹扩展的驱动力,降低疲劳裂纹扩散速率,抑制疲劳裂纹扩展,使疲劳强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工程设计中主要参照现行规范对于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相关规定执行。然而,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规律有所不同,针对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框架剪力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有待完善,而且我国现行规范也缺乏对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剪力的调整规定。因此,通过典型普通框架-剪力墙与巨型框架-剪力墙平面模型算例的静力分析及典型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算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了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在结构各竖向构件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楼层剪力分布规律与普通框架-核心筒结构有明显区别;巨型框架柱与次框架柱的楼层剪力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规范中规定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结合分析得到的剪力分布规律及已有的工程经验,针对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剪力调整方案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齿轮传动系统存在的齿隙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电机驱动双主动齿轮啮合同一从动齿轮的驱动方案。设计了双电机协调控制算法,包括力矩线性化控制算法与单速度环速度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解决了电机齿轮传动系统运动过程中的齿隙非线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双电机消隙原理与控制方案,然后建立双电机系统控制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搭建仿真模型进行控制方案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双电机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齿轮传动中的齿隙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Hydrogels with excellent stiffness, toughness, anti-fatigue, and self-recovery properties are regarded as promising water-containing materials. In this work, a dua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DPC) sodium alginate (SA)/poly[acrylamide (AAm)-acrylic acid (AAc)-octadecyl methacrylate (OMA)]-Fe3+ hydrogel is reported,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HA) and ionic coordination (IC). The optimal DPC hydrogel demonstrates excellen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ensile modulus of 0.65 MPa, tensile strength of 3.31 MPa, elongation at break of 1547%, and toughness of 27.8 MJ m–3. SA/P(AAm-AAc-OMA)-Fe3+ DPC hydrogels also exhibit prominent anti-fatigue and self-recovery performance (99.1–109.7% modulus recovery and 90.4–108.9% dissipated energy recovery after resting for 5 min without additional stimuli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versible physical cross-linking. Some of the SA/P(AAm-AAc-OMA)-Fe3+ DPC hydrogels even exhibit a stretching-induced strengthening effect,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performance of muscle—“the more training, the more strength.” Hence, the combination of HA and IC will provid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sign DPC hydrogels with desirable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nd a longer service life for wider applications of sof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6.
针对列车车轮踏面旋转纹理信息无法准确、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列车车轮踏面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车轮踏面图像进行Radon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DT-CWT分解,使用分解后的各层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系数模的均值和标准方差构造特征向量,将其作为区分列车车轮踏面是否发生损伤的依据;最后,由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决策。使用动车所采集的图像及人为加噪声后的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Radon和DT-CWT算法能有效地进行旋转不变纹理的提取,SVM分类正确率可以达到95%,可为列车车轮踏面状况检测提供更为准确便捷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7.
The widespread use of fuel cell technology is hampered by the use of expensive and scarce platinum metal in electrodes which is required to facilitate the sluggish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this work, a viable synthetic approach was developed to prepare iron-based sulfur and nitrogen dual doped porous carbon (Fe@SNDC) for use in ORR. Benzimidazole,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onomer, was used as a precursor for N doped carbon and calcined with potassium thiocyanat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o tune the pore size, nitrogen content and different types of nitrogen functionality such as pyridinic, pyrrolic and graphitic. The Fe@SNDC–950 with high surface area, optimum N content of about 5 at% and high amount of pyridinic and graphitic N displayed an onset potential and half-wave potential of 0.98 and 0.83 V vs RHE, respectively, in 0.1 M KOH solution. The catalyst also exhibits simila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Pt/C (20 wt%) in acidic media. Furthermore, when compared t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t/C (20 wt%), Fe@SNDC–950 showed enhanced durability over 6 h and poison tolerance in case of methanol crossove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up to 3.0 M in oxygen saturated alkaline electrolyte.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esence of N and S along with Fe-N moieties synergistically served as ORR active sites while the high surface area with accessible pores allowed for efficient mass transfer and interaction of oxygen molecules to the active sites contributing to the ORR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相似文献   
8.
以基于变压器星-角连接的串联谐振型三相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并推导电感电流、功率表达式,以及软开关条件;其次,将变压器副边电路折算至原边,使谐振变换器的电路模型得到大大简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电路参数选择和硬件设计;然后,通过对变压器、电感、开关管的功率损耗进行分析,建立串联谐振型三相DAB变换器的总功率损耗模型;最后,设计500 W的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和损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柴油-甲醇二元燃烧技术,自主研发Z6170SCM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主要介绍了该发动机的开发过程及设计方案、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以及台架试验情况等。台架试验表明:该发动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水平皆优于原型机。该双燃料发动机为船用发动机压燃式高效应用甲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