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73篇
  免费   39448篇
  国内免费   22861篇
电工技术   35887篇
技术理论   62篇
综合类   50740篇
化学工业   41144篇
金属工艺   17625篇
机械仪表   20972篇
建筑科学   46466篇
矿业工程   17631篇
能源动力   22431篇
轻工业   21773篇
水利工程   16575篇
石油天然气   15366篇
武器工业   3835篇
无线电   376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974篇
冶金工业   20507篇
原子能技术   4150篇
自动化技术   74640篇
  2024年   453篇
  2023年   5612篇
  2022年   10318篇
  2021年   12238篇
  2020年   12742篇
  2019年   9760篇
  2018年   8243篇
  2017年   10057篇
  2016年   10946篇
  2015年   12843篇
  2014年   24202篇
  2013年   21996篇
  2012年   28864篇
  2011年   30651篇
  2010年   23788篇
  2009年   24707篇
  2008年   23282篇
  2007年   29711篇
  2006年   27385篇
  2005年   23990篇
  2004年   20392篇
  2003年   18292篇
  2002年   15200篇
  2001年   12714篇
  2000年   10391篇
  1999年   8470篇
  1998年   6392篇
  1997年   5460篇
  1996年   4943篇
  1995年   4210篇
  1994年   3614篇
  1993年   2728篇
  1992年   2334篇
  1991年   1684篇
  1990年   1455篇
  1989年   1271篇
  1988年   992篇
  1987年   686篇
  1986年   510篇
  1985年   474篇
  1984年   437篇
  1983年   336篇
  1982年   314篇
  1981年   200篇
  1980年   150篇
  1979年   129篇
  1978年   71篇
  1977年   80篇
  1975年   65篇
  1959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大类培养改革背景下,基于“电工学实验”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现状进行了“电工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建立了“微课”资源并通过新型教学平台进行推送,确立了完备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机制并在部分专业进行了试点,通过分析试点调查数据得出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优势,是落实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大多数人脸识别算法参数多、计算量大,难以部署到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obileFaceNet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对MobileFaceNet模型结构的调整,将bottleneck模块优化为sandglass模块,改良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的相对位置,适当增大sandglass模块的输出通道数,从而减少特征压缩时的信息丢失,增强人脸空间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在LFW测试数据集上准确率达99.15%,模型大小和计算量分别仅为原算法的61%和4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Rec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 have yielded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face image synthesis. GAN inversion embeds an image into the latent space of a pretrained generator, enabling it to be used for real face manipulation. However, current inversion approaches for real faces suffer the dilemma of initialization collapse and identity los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hierarchical GAN inversion for real faces with identity preservation based on mutual information maximization. We first use a facial domain guaranteed initialization to avoid the initialization collapse. Furthermore, we prove that maximizing the mutual information between inverted faces and their identities is equivalent to minimiz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identity features from inverted and original faces. Optimization for real face inversion with identity preservation is implemented on this mutual information-maximizing constraint. 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solutions for inverting and editing real face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face identity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地浸采铀钻孔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洗井效果不明显、洗井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研究采用可更换过滤器式钻孔施工技术,研制内置型陶粒贴砾过滤器,成功实现了过滤器的提升更换。相比传统填砾式钻孔施工,可更换过滤器式钻孔施工技术的单钻孔施工成本降低了6%,钻孔施工周期缩短了1~2 d/孔,成井效率提升了约16%;采用逆向注浆固井技术,实现钻孔固井质量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5.
Sandstorm is a meteorological phenomenon common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 sandstorm can carry large volumes of sand unexpectedly, which leads to severe color deviations and significantly degraded visibility when an image is taken in such a scenario. However, existing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s cannot enhance sandstorm images well due to the challenging degradations and the scarcity of sandstorm training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ransformer with rotary position embedding to perform sandstorm image enhancement via building multi-scale and multi-patch dependencies. Our key insights in this work are 1) a multi-scale Transformer can globally eliminate the color deviations of sandstorm images via aggregating global information, 2) a multi-patch Transformer can recover local details well via learning the spatial variant degradations, and 3) a U-shape Transformer with rotary position embedding as the core unit of multi-scale and multi-patch Transformer can effectively build the long-range dependencies. We also contribute a real-world Sandstorm Image Enhancement (SIE) dataset including 1,400 sandstorm imag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egradations and various scenes.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synthetic images and real-world sandstorm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obtains visually pleasing results but also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methods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相似文献   
6.
黄建业  刘冰倩  廖飞龙  刘恒旺  林锐 《中州煤炭》2022,(2):241-246,256
为降低主动配电网运行网损与成本,提升其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方法。设计包含终端设备层、边缘计算层、信息管理层与云计算层的主动配电网自动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主动配电网各设备的运行状况,运用边云协作模式实现平台对设备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及预处理,并结合最低线路总网损目标函数,由云计算层建立双层规划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模型,通过边缘计算层运算该模型后,完成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主动配电网的总线路损耗,提升其运行的经济性,改善分布式电源消纳水平,运算的收敛性能好、精度与效率较高,CPU消耗量低,可保障主动配电网的低成本与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朱力  李成  郭龙  刘云鹏  史炯 《中州煤炭》2022,(4):211-215,22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配电系统也进行了快速的扩展。空间负荷预测研究可以指导电力系统的管理与调度,并且其准确性会影响到方案的合理性。首先分析并总结了常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的特点,然后提出了GCN-GRU时空负荷预测模型。GCN-GRU模型充分利用图神经网络在网络拓扑数据方面的优势以及GRU在时间序列建模方面的优势,对电网进行建模,考虑了负荷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并将影响负荷的因素转换为特征向量进行算法训练,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度。最后以湖北省某市区电网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底板注浆改造层位的选择,采取钻孔压水试验、声波测试、钻孔窥视3种实测技术手段,选择桑树坪煤矿下组煤3105工作面进行底板破坏深度综合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压水试验测试显示底板破坏深度为14.9 m,声波测试显示底板破坏深度为14.7 m,钻孔窥视显示底板破坏深度为15 m,声波测试结果真实合理地反应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岩层应力、应变变化规律,最终综合评价3105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15 m,可应用于同一采区其他工作面,为底板注浆加固层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相邻工作面开采会导致复杂的漏风情况,浮煤易自燃,增大防火工作的难度。为明确相邻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及确定最佳注氮防灭火参数,以贵州某矿4244工作面为背景,结合现场实测,应用Fluent流场分析软件,模拟研究不同注氮方案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相吻合,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当注氮位置为X=50 m,注氮流量为100 m3/h时,采空区进、回风巷侧氧化带宽度分别为7 m和38 m,能明显减少本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且能防止氧化带距工作面太近;此工作面进风侧注氮对相邻采空区氧化带影响范围较小,这要求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对煤柱进行加固,降低孔隙率,控制漏风,减少氧气进入相邻采空区,降低煤自燃风险。模拟结果为相邻采空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夏敏浩  赵万剑  王骏 《中州煤炭》2022,(7):189-194,200
为了提高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效果,解决现有潜力评估方法存在的应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碳中和背景下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潜力优化评估方法。根据配电网的空间结构,构建相应的等值电路模型。在该模型下,从设备损耗和运行附加损耗2个方面计算配电网的损耗量。根据损耗量计算结果,确定配电网差异化碳中和节能降耗方式。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设置潜力评估指标,通过指标数据处理、指标权重求解等步骤,得出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潜力的综合量化评估结果。将设计潜力评估方法应用到配电网的差异化节能降耗改造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的实际线损量、降低区域损耗费用,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