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直接熔融缩聚法成功制备了L-乳酸和α-苯丙氨酸聚酯酰胺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等对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重点考察了投料比对产物组成、分子量及其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初步试验.随着α-苯丙氨酸含量增加,相应共聚物的分子量明显下降,结晶性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方法,采用了与探测器中能量沉积相关的修正因子,f(Δ1,Δ2,E)调节可调参数Δ1和Δ2,对位置畸变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很好的修正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积分法对电磁脉冲与腔体孔缝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选取窄缝为mm量级微小孔缝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函数,在矩形多峰共振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正方形环形孔缝共振频率点,同时开展了不同腔体尺寸、缝隙位置和缝隙组合对耦合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正方形环形孔缝多峰共振频率点取决于垂直入射电场的窄缝长边尺寸,所得多峰共振频率点的解析计算值和仿真计算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5%以内;耦合进入腔体的电场强度由腔体和孔缝尺寸共同决定,窄缝附近存在明显的场增强效应,发生了强烈共振,狭缝处电场幅值高达入射脉冲的60倍。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端信号输出的塑料闪烁体与灵敏度高、时间响应快的硅光电倍增管构成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探头,并与后端的数字化转换器等电子学系统搭建成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系统。为了研究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真事件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的优化,分别使用标准γ源60Co和137Cs对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系统进行测试。研究了关联事件的符合时间窗对探测器真事件探测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波形的积分长度与脉冲信号甄别(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PSD)开窗法对能谱能量分辨率的改进。结果表明,在关联事件的符合时间窗为15 ns时,真事件探测效率最佳,当波形积分长度为80 ns时,通过PSD开窗后能量分辨率由原来的53.38%优化为42.21%。  相似文献   
5.
运用水热法再经过高温煅烧处理制备出了表面具有孔洞的硫化铅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在10μm左右,表面孔洞的直径在1~2μm之间.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PbS晶体由完整的微立方体逐步转变为表面具有孔洞的立方体结构,同时体系中葡萄糖的存在对于这种新颖结构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电子衍射(ED)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环烷氧锡化合物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高分子量聚L-乳酸。考察了单体引发剂配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聚合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用1H-NMR、13C-NMR分析聚合产物微观结构表明,环烷氧锡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是基于酰氧键断裂开环聚合的“配位-插入”机理。DSC、TGA、XRD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聚L-乳酸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立构规整度。  相似文献   
7.
聚L-乳酸/聚丁二烯基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炼  魏志勇  高军  齐民 《功能材料》2007,38(3):423-426
以乙二醇和L-乳酸熔融直接缩聚制备双端羟基聚L-乳酸预聚物(PLLA),并用1H、13C-NMR、DSC、XRD对PLLA结构和性能分析表征.以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偶联剂,端羟基聚L-乳酸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偶联反应制备橡胶改性聚乳酸基聚氨酯弹性体,并用FT-IR,1H、13C-NMR对聚合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DSC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有聚丁二烯段和聚乳酸段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基本在130℃.随着聚丁二烯含量的增加,结晶衍射峰逐渐消失,聚氨酯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断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氨酯呈微相分离结构和弹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以无毒性的二丁基镁为催化剂催化β-丁内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了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酯交换反应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分布,但没有达到完全无规化分布。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依赖于共聚物组成和单元序列长度。  相似文献   
9.
包装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是产品的“嫁衣”。目前包装工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塑料类包装废弃物的污染,其主要危害是:生产发泡塑料时使用了氟氯烷烃类物质从而导致地球臭氧层减少;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废弃后导致的“白色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包装废弃物进入江河、湖泊和海洋造成水质污染等。要想降低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包装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绿色包装材料中应用较多的指纸浆模塑包装制品,  相似文献   
10.
制备方法对高分子载药涂层结构和体外释放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浸涂法和喷涂法在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含雷帕霉素的丙烯酸树脂缓释涂层,并使用FTIR、SEM及DSC对涂层中雷帕霉素的物化状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了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药物洗脱支架的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曲线,并分析了两种制备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含药涂层药物分布状态存在一定差异,药物释放速率有所不同,以浸涂法制备的含药涂层释放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