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原子能技术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利用有限积分法对电磁脉冲与腔体孔缝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选取窄缝为mm量级微小孔缝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函数,在矩形多峰共振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正方形环形孔缝共振频率点,同时开展了不同腔体尺寸、缝隙位置和缝隙组合对耦合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正方形环形孔缝多峰共振频率点取决于垂直入射电场的窄缝长边尺寸,所得多峰共振频率点的解析计算值和仿真计算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5%以内;耦合进入腔体的电场强度由腔体和孔缝尺寸共同决定,窄缝附近存在明显的场增强效应,发生了强烈共振,狭缝处电场幅值高达入射脉冲的60倍。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端信号输出的塑料闪烁体与灵敏度高、时间响应快的硅光电倍增管构成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探头,并与后端的数字化转换器等电子学系统搭建成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系统。为了研究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真事件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的优化,分别使用标准γ源60Co和137Cs对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系统进行测试。研究了关联事件的符合时间窗对探测器真事件探测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波形的积分长度与脉冲信号甄别(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PSD)开窗法对能谱能量分辨率的改进。结果表明,在关联事件的符合时间窗为15 ns时,真事件探测效率最佳,当波形积分长度为80 ns时,通过PSD开窗后能量分辨率由原来的53.38%优化为42.21%。 相似文献
5.
运用水热法再经过高温煅烧处理制备出了表面具有孔洞的硫化铅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在10μm左右,表面孔洞的直径在1~2μm之间.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PbS晶体由完整的微立方体逐步转变为表面具有孔洞的立方体结构,同时体系中葡萄糖的存在对于这种新颖结构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电子衍射(ED)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环烷氧锡化合物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高分子量聚L-乳酸。考察了单体引发剂配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聚合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用1H-NMR、13C-NMR分析聚合产物微观结构表明,环烷氧锡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是基于酰氧键断裂开环聚合的“配位-插入”机理。DSC、TGA、XRD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聚L-乳酸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立构规整度。 相似文献
7.
聚L-乳酸/聚丁二烯基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醇和L-乳酸熔融直接缩聚制备双端羟基聚L-乳酸预聚物(PLLA),并用1H、13C-NMR、DSC、XRD对PLLA结构和性能分析表征.以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偶联剂,端羟基聚L-乳酸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偶联反应制备橡胶改性聚乳酸基聚氨酯弹性体,并用FT-IR,1H、13C-NMR对聚合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DSC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有聚丁二烯段和聚乳酸段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基本在130℃.随着聚丁二烯含量的增加,结晶衍射峰逐渐消失,聚氨酯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断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氨酯呈微相分离结构和弹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以无毒性的二丁基镁为催化剂催化β-丁内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核磁共振碳谱分析了共聚物微观结构,计算了各单元平均序列长度,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酯交换反应使得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并趋向于无规分布,但没有达到完全无规化分布。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依赖于共聚物组成和单元序列长度。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