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凯  梁剑  卫栋  韩华刚  余国民  马跃鹏 《机械制造》2020,58(1):83-85,89
石油套管是油气田开采中重要的物资装备,其质量直接影响油气田的生产安全与开采效率。对石油套管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优选反映石油套管质量的性能参数,通过归一化处理,结合专家知识,建立评价模型,进而得到石油套管质量的评价结果。将所研究的评价方法应用于P110石油套管质量评价中,评价结果准确、直观,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常规落锤试验机与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两种机型,对准762 mm×31.8 mm X70MO直缝埋弧焊厚壁海管进行了DWTT减薄试样(单面减薄及双面减薄)与全壁厚试样系列温度试验,利用Boltzmann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了试验温度与断口剪切面积的关系曲线,确定了减薄试样与全壁厚试样的韧脆转变温度,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厚壁钢管使用减薄试样时,应降低相应的试验温度;同时得出在相同试验温度下,单面减薄试样的试验结果优于双面减薄试样(壁厚中心试样)等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以后的试验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煤场叶轮式给煤机一般由现场操作人员控制调整给煤料量,普遍存在故障率高、出力不稳等缺点。湖北汉新发电有限公司通过缝式煤槽给煤方式改造,提升了设备出力及运行可靠性,实现了设备的无人化自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5.
余国民  李黎  杨钊 《无损检测》2014,(10):78-83
简述了电磁超声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电磁超声检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频线圈和磁铁的优化设计、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举例说明了该技术在石油管行业板材和管材检测中的应用,同时说明了该检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板材和管材的检测,可靠性、准确度和检测效率能达到传统的自动超声检测水平。电磁超声检测(EMAT)是一种可靠的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将逐渐在石油管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自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发展、基本原理、特点及换能器分类等.将相控阵同衍射波时差法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数字信号处理以及A,B,C,D型扫描和成像等技术结合起来,分析了其在海洋敷管环焊缝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在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减少环境辐射污染、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比其它检测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参数整定仍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在PID控制中,采用BP网络对被控对象在线辨识,利用神经元自适应PID在线调整参数,构造神经网络PID自整定控制器.通过在实际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上的实验表明,当突然加、减负载时,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恢复时间短、超调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油气输送钢管焊缝超声检测中产生变形波的原因,介绍了马鞍形回波、沟槽回波以及焊角回波等几种典型的非缺陷波的产生机理及具体识别方法,同时指出在焊缝超声检测中,只需判断探头扫查一、二次波位置与示波屏相对应位置处的回波,不对应位置处出现的回波不用考虑,另外还应针对焊缝几何形状及表面状态分析回波特点,通过寻找反射条件对非缺陷回波进行识别,以便防止误判,提高焊缝超声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频焊管焊缝通常采用超声波斜探头横波探伤。分析了斜探头参数如K值、晶片尺寸、频率等对缺陷检出准确率的影响,给出了探头各参数的选择原则。最后指出,声程损失、仪器性能、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均会对超声波探伤时的回波产生影响,有时还会造成误判,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多试用几个探头,选择其中最适合的,以提高超声波探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