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1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变电站人工巡检效率低,对电气设备的测温准确率不高,导致不能对潜在的异常设备进行预警。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的变电站设备温度预警系统。系统以巡检机器人为移动平台,结合红外测温、WiFi通讯、远程监控显示等新技术,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测温预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致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因素,采用BP神经网络对红外测温误差进行修正。系统结合绝对测温预警和相对温差预警方式,达到理想的预警效果。该系统已在德清变电站成功投入运行,证明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微能源网是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EI)终端供能发展方向,系统的经济优化运行亟需挖掘多能负荷的潜力,单一需求响应难以满足“源-网-荷”协调优化。针对微能源网中多种能源的耦合转换特性,首先,建立了含储能和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的广义能量枢纽模型;引入微能源网能源运营商,建立了综合需求响应3种模式,即转移模型、转换模型和可削减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微能源网日前优化调度方法,制定能源分时价格,协调优化3种需求响应模式,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CPLEX软件求解。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综合需求响应模式与日前优化调度方法的有效性,最大化利用了微能源网多能负荷耦合互补能力,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姚叶  陈君  程翔  杨欢红  甘林  刘飞 《变压器》2021,58(2):42-46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蓄热技术的高过载变压器,采用石蜡蓄热方式显著提升其抗过载发热能力,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电站二次直流系统交流窜入过电压问题,指明了交流窜入二次系统造成的对地过电压的危害,针对现有二次直流系统抵御交流窜入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利用氧化型避雷器与LC谐振电路设计了过电压保护装置,通过现场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多微源并离网无缝切换多采用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策略,不能保证无缝切换过程的成功,且在孤岛运行时存在电压偏移的现象,影响微电网整体的电能质量。通过研究逆变器直流侧与交流侧电量的关系,提出了在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加入直流侧电流控制策略,消除了电压偏移和误调节的问题,提高了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判别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状况,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漏磁信息及多层聚类编码和最优权重译码的ECOC分类器对变压器绕组变形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多层聚类算法构建最优ECOC编码矩阵,然后通过最优权重译码算法对分类器输出进行译码得出变压器绕组具体变形类别,建立变压器绕组二维漏磁场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绕组可能出现的变形形式和绕组区域变形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值数据,从而得出磁感应强度测量点;最后利用所建立模型得出的绕组变形数据进行仿真判别。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类器在绕组变形判别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类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结合Bender’s分解法和电网分区、灵敏度排序等方法对无功规划优化问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并计及不同负荷下的运行方式,以求获得较优的规划方案.最后利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MIS中的报表进行了分类设计。提出了快速分组报表法、定制格式报表法、自由信息报表法。用这三种方法可轻松自如地设计和实现包罗万象的报表输出。笔者的MIS软件全部在Foxpro2.5 for Windows下编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开发条件的探讨,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精品课程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目的在于使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成为真正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有效的工具之一,而不会逐渐的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