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9篇
综合类   3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9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2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地貌类型和建筑物平面长宽比对平屋面建筑平均风压系数、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屋面平均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貌类型对平均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对均方根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影响显著,对于与模型短边正交的风向角下,C类地貌下典型断面迎风分离区均方根风压系数最大值约为A类地貌的1.5倍,A、B、C类地貌条件下典型断面的再附点距迎风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7H、0.4H、0.3H(H为模型高度);建筑平面长宽比对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小,增大沿风向方向的建筑物长度,屋面更多区域处于气流再附后区域,平均升力系数幅值减小;地貌类型和长宽比对屋面角部区域全风向极值风压系数影响较大,对中间区域影响较小,对于角部区域,C类地貌下的极值风压系数较A类和B类地貌的明显偏大,长宽比为2.5模型的极值风压系数明显较长宽比为1.5和2.0模型的大,增幅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2.
膜结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鹏涛  杨庆山  谭锋 《钢结构》2006,21(1):11-13
对两个索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了论述,并对两工程在施工过程及预应力的施加方法上的差别进行了横向比较:对于帐篷膜结构而言,设计对结构最终成功与否所起的作用更大,在该结构的设计中膜与柱相连节点的顶圈与环销相分离的做法是创新之处;对于活动铰支座形式的膜结构,施工所起的作用更大,施工方法是否正确、预应力施加与调整,对结构的最终成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复形法与索承网壳结构的索力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索承网壳结构受力特点 ,从适合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双控目标函数满意度法 ,建立索力优化的数学模型 ,采用改进的复形法研究了选定截面情况下的索力优化 ,并附有算例 ,对其结构设计以及工程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该法可供索拱结构、张弦梁结构等空间杂交索结构体系的索力优化借鉴。  相似文献   
4.
残余应力对H型钢楔形梁相关屈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作平台,基于非线性板壳有限元理论,采用壳单元对轻型门式刚架中H型钢楔形薄壁梁进行考虑双重非线性的全过程分析,从而对其相关屈曲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变化构件腹板厚度、长度、翼缘宽度、楔率等几何参数,从荷载-位移曲线、承载力、变形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残余应力对变截面H型钢梁的相关屈曲性能的影响,获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软件中的板壳元,考虑双重非线性,对梁端受等弯矩、不等同号弯矩、不等异号弯矩和梁上均布荷载和两端简支与固接情况下双段变截面H型钢梁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并同时考虑了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根据获得的构件荷载-位移曲线和不同荷载时刻的构件整体与局部变形形态,对比分析了不同荷载工况对双段变截面梁的承载力、整体刚度、相关屈曲、塑性扩展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弯矩作用的双段变截面H型钢薄壁梁,其腹板宽厚比可尽量取大值;剪力对梁的相关屈曲性能影响很大,对主要受剪力作用的梁,要防止发生腹板局部屈曲;固接约束极大改善构件性能。  相似文献   
6.
薄膜结构的风致动力效应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由于自重轻、刚度小、距度大且具有对风荷载的敏感性,薄膜结构可能会在风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其风致动力效应是从事薄膜结构研究和工程实践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总结和介绍了国外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和成果,包括薄膜结构自振特性测试结果,薄膜结构风致动力效应风洞实验结果,以及关于薄膜结构颤振失稳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风荷载与风致振动是高层建筑抗风设计中的两个控制性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外伸板可以有效降低结构风荷载,但其对结构风致振动的影响并未得到系统研究。选取6种不同的外伸板布置方案,分别开展刚性模型测压试验与气弹模型测振试验,针对布局不同的外伸板对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的影响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折减风速不大于11时,外伸长度为7.5%B(B为建筑迎风面宽度)的竖直外伸板可使建筑的横风向位移标准差最多减小26%,外伸长度为12.5%B、相邻两层外伸板间距为8%H(H为建筑高度)的水平外伸板,能够使建筑横风向位移标准差最多减小37%;而当折减风速大于13时,外伸板反而会增大建筑结构的横风向风致响应,从而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采用外伸板的降载减振设计,当折减风速低于6时,气弹效应对建筑结构横风向风致响应基本没有影响;当折减风速介于6~11之间时,气弹效应能够进一步抑制横风向风致响应;而当折减风速大于13时,气弹效应会引起明显的气动负阻尼,加剧横风向风致响应。  相似文献   
8.
ETFE气枕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个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气枕足尺模型进行形态测试、加载测试及自振测试,研究了气枕的静力性能和动力特性.建立了ETFE气枕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形态、荷载及模态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气枕内压对外荷载较为敏感,荷载作用下内压变化幅度随初始内压增加而非线性减小;作用于气枕中部或单侧的荷载较对称荷载会引起更大的变形和内压变化;相同荷载作用下,气枕变形随初始内压增加而非线性减小;在试验内压范围内,测试气枕的基本自振频率位于6 ~ 10 Hz之间,前两阶自振频率间隔较大,2~5阶自振频率分布更为密集,气枕各阶频率均随初始内压升高而非线性增加;在低阶模态中,气枕上、下层膜面呈对称振动;ETFE气枕为低阻尼结构,各阶模态阻尼比随初始内压增加而减小;形态、荷载及模态分析的有限元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共同作用有限元模型在ETFE气枕静、动力分析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建筑外表面竖向外伸肋板对高层建筑气动力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1个未设置肋板的参考模型和4个不同肋板布置形式的研究模型,通过模型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风向角下各模型的表面风压,进而对比分析了各模型的基底弯矩系数和层风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模型中,外伸宽度d(d=7.5%D,D为模型长度)较小且靠近建筑边缘(b=15%B,b为肋板与模型边缘距离,B为模型宽度)的竖向肋板可以有效降低横风向脉动层风力系数,最大降幅为40.17%;竖向肋板可以有效降低基底弯矩系数的极值,顺风向和横风向的基底弯矩系数极值最大降幅分别为28.64%和39.02%。通过对比横风向气动基底弯矩功率谱密度发现,无肋板参考模型与加肋板模型的功率谱密度接近,说明竖向肋板的作用并非改变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的能量分布,而是降低其强度;通过研究基底弯矩的相平面轨迹发现,当竖向肋板外伸宽度较小时,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相关性随着竖向肋板外伸宽度的增大而增强。总体上,通过合理的竖向肋板布置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气动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龙卷风因生消迅速和破坏力强而实测数据稀少,灾后调研成为龙卷强度等级评定和结构破坏机理分析的重要途径。2019年7月3日约17:15,辽宁省开原市突发EF4级龙卷风,附近最大风速可达23 m/s(9级)。基于现场灾情调研判别了龙卷风沿路径的强度等级变化,并依据功能丧失与修复难易程度制定了龙卷风作用下结构破坏等级标准,重点分析了龙卷风下轻钢结构、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并从构造、传力机理等方面探讨了破坏原因。调研结果表明:建筑物因结构类型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破坏特征,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仅围护结构受损,表现出最佳抗风性能,而轻钢结构多为扭曲倒塌,砖木结构多发生屋面被吹飞;建议钢筋混凝土结构减少使用屋面瓦片,轻钢结构在屋面边角区增加螺钉数量或减小檩条间距,砖木结构加强屋面与墙体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