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31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脸图像修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建人脸图像的一项重要图像处理技术.现有人脸图像修复技术存在修复结果全局语义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特征长程迁移能力不足,无法将破损图像中已知区域的信息合理地迁移到被遮蔽区域上.为此,本文在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框架下,构建了一种融合风格感知和多尺度注意力的编解码人脸图像修复模型.风格感知模块用于提取图像的全局语义信息,并利用提取的信息对编码逐级地进行渲染,以实现对修复过程的全局性调节;利用多尺度注意力模块对多尺度特征进行补丁块提取,并通过共享注意力得分和提取补丁块的矩阵乘法进行多尺度特征的长程迁移.在公开数据集CelebA-HQ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风格感知模块和多尺度注意力模块极大地增强了修复网络的特征长程迁移能力.相较于现有先进的人脸图像修复方案,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多种评价指标上均有显著的提升;修复结果的全局语义更加合理,并且在暗光条件下的修复效果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工作,在节水优先和生态优先方针指导下,探讨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AHP-CRITIC综合赋权,引入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建立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应用于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集约与安全之间存在互斥现象,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集约利用和安全利用水平悬殊较大,亟须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当前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井间是剩余油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探测井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基于全空间几何因子的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方法。在本井使用线圈发射、邻井使用线圈接收,根据瞬变电磁场理论,在阶跃信号的激励下发射线圈在地层中激发出沿圆周方向的闭合瞬变电场,该电场在导电地层中产生与地层电导率呈正比的涡流。由Doll地层环模型可知,地层中的涡流在空间任意点激发得到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的二次场响应信号(有用信号),并可表示为空间各点电导率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即为井间瞬变电磁勘探的全空间几何因子;全空间几何因子集中分布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附近,其它区域分布较少,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侧呈现不同的极性;对瞬变电磁响应与地层电导率、井间距和源距的变化规律研究可知,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有用信号随着地层电导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井间距的增加单调减小,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处于同一深度时该响应信号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某柴油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其空调排气管的某弯管出现了裂纹失效现象.为了探究失效原因,预测管路疲劳寿命,建立了柴油车空调排气管分析模型,对空调排气管进行模态分析;采集试验车路跑过程中输入空调排气管的加速度信号,经处理转化为载荷功率谱;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发现理论分析的失效位置与实际损坏位置基本吻合;依据随机振动分析的结果,应用三区间法对管路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可靠性;最后,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减小了结构的最大应力,为该柴油车空调排气管的生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超硬金刚石刀具低温铣削Cf/SiC复合材料进行工艺优化研究,主要研究聚晶金刚石刀具低温铣削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低温冷却介质(干冰、液氮)和冷却工艺参数(阀体出口压力和喷嘴喷射角度)对切削力、加工表面完整性和切屑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干冰、液氮低温介质的冷却作用下,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主切削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许洪睿 《电子测试》2015,(3):156-158
本文分别阐述当前的数学软件类型及其各自存在的特点,从而对当前主流的数学软件在数学建模当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同时以LINGO软件在数学建模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举例,以此给数学软件在数学建模当中的应用提供应用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体系中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热降解过程,反应体系中降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和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1 h内,释放到溶液的胶原蛋白降解产物极少,不足以测试样品的凝胶强度和黏度。反应1~3 h,反应体系中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反应液冷却后可凝结成凝胶,凝胶强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说明释放到水溶液中胶原分子数量增加,溶质质量浓度提高。反应3~5 h后,反应液表观黏度随时间下降,反应液中溶质质量浓度提高,凝胶的凝胶强度下降,说明这个阶段以原胶原分子肽链的裂解为主体,导致胶原蛋白进一步水解断裂。电泳结果显示,反应4 h的样品,分子质量在130 k D以下的条带比例增加,说明样品中α链断裂片段增加。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降解产物与鱼皮氨基酸组成略有差异,但不同反应时间点,明胶产物的氨基酸均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过氧化氢协同热效应,主要是通过水解肽键的方式实现胶原纤维向可溶态明胶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进行控矿要素分析,总结金矿成矿规律,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进行深部隐伏金矿预测。首先根据研究区矿床类型,得知该区金矿床为造山型,矿床严格受构造、岩浆岩等方面控制。建立了勘查模型,Au、Ag两种贵金属元素经多重分形滤波(S-A)分离得到的背景和异常,进而将各勘查标志转换为证据图层,采用高斯、线性、双曲正切SVM、逻辑回归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进行成矿预测,最终生成成矿潜力图和累计预测面积比例与累计预测矿床数量图,共圈定远景区5个。结果表明高斯、线性、双曲正切核函数的SVM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相差无几,且均优于证据权模型,表明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机械振动信号能反映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状态。为提高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的诊断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模拟退火优化极限学习机(SA-EL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VMD分解,根据能量准则自适应确定模态数的取值,得到一组窄带、区分度较好的模态分量。然后求取各模态的能量值,形成特征向量组,不同故障状态的模态特征区分明显。最后将特征向量组输入SA-ELM,实现振动信号的识别和诊断。在模拟试验平台上进行试验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故障诊断方法可有效提高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磷酸体系下不同因素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磷酸浓度2mol/L,液固比20mL/g,还原剂(H2O2)体积分数为4%时,可得最佳浸出效果,Co、Li、Mn、Ni浸出效率分别可达96.3%、100%、98.8%和99.5%;浸出液添加相应比例金属离子,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前体材料(Ni1/3Co1/3Mn1/3)C2O4,并得到相应再生磷酸溶液。再生磷酸进行循环浸出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浸出5次之后Li的浸出率仍可保持在90.1%,而Co、Mn和Ni的浸出率在75.0%以上。前体添加锂源Li2CO3煅烧合成Li(Ni1/3Co1/3Mn1/3)O2材料,考察了不同温度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合成温度为800℃时,得到的材料性能最优良,初次放电容量可达136.4mA·h/g。在0.2C下经过5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