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城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简写为LCZ)是一套用于城市气温研究的客观、标准、通用的局地热气候分类方法。基于LCZ方法对南京城市气温进行观测,分析了2016年夏季时段(7-9月)分布于南京城区至郊区的12个不同类型LCZ地块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包括热岛日变化特征、平均热岛强度、日最高/最低温度差异、升温/冷却率差异。结果表明:各LCZ地块的热岛强度在日落后迅速增加,日落后3~5 h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这一现象与各LCZ地块的升温/冷却率变化特征相对应;城市化强度越高的LCZ地块热岛强度越大;午间部分地块出现城市冷岛现象;水域区(LCZ G)在白天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夜间则会产生热岛效应;各LCZ地块的夜间平均热岛强度差异明显,日最低气温差异显著高于日最高气温差异。  相似文献   
2.
姜之点  杨峰 《风景园林》2023,30(5):75-82
【目的】立体绿化方式和设计高度是影响立体绿化降温强度的潜在指标,但现有研究较少在同一时空维度下对两者进行分析。【方法】借助ENVI-met,对上海市典型单体建筑开展4种立体绿化方式和10种设计高度的多场景微气候模拟与降温潜力三维时空分析。【结果】在三维空间内,立体绿化的降温时段主要集中在午后,其降温强度在太阳辐射累积强度最大时达到峰值。其中,屋顶绿化降温强度随设计高度增加而递减,降温覆盖范围随之变化较小,并多停留在屋面空间;垂直绿化降温强度受设计高度影响微弱,但降温覆盖范围随设计高度增加明显扩大,主要作用在近地面人行空间;前者单位面积降温强度更大,后者在降温累计时长和降温覆盖范围上更优。【结论】屋顶绿化因其在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降温强度,宜先行布置;垂直绿化全覆盖模式能够最大化扩展降温覆盖范围;局部垂直绿化在低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底层空间的降温潜力甚微,应考虑其视觉景观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背景气象条件,借助ENVI-met和EnergyPlus终端耦合模拟,评估了夏、冬季垂直绿化的降温、增湿和节能效应。结果显示:在热岛效应和相对湿度差异分别为1.4℃和5.3%的微气候影响下,垂直绿化的降温和增湿最大差异分别为0.16℃、1.1%;夏季垂直绿化单日节能量约132~278 W·h/m2(5.7%~11.7%),全年节能量被冬季所增加的能耗部分抵消,节能率仅为3.2%~6.3%,其中92%来自植被遮荫,8%来自降温,而增湿对于节能效应则主要为负面影响(-11%)。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微气候作用下垂直绿化响应机制及节能潜力的理解,为垂直绿化设计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城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简写为LCZ)是一套用于城市气温研究的客观、标准、通用的局地热气候分类方法。基于LCZ方法对南京城市气温进行观测,分析了2016年夏季时段(7—9月)分布于南京城区至郊区的12个不同类型LCZ地块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包括热岛日变化特征、平均热岛强度、日最高/最低温度差异、升温/冷却率差异。结果表明:各LCZ地块的热岛强度在日落后迅速增加,日落后3~5h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这一现象与各LCZ地块的升温/冷却率变化特征相对应;城市化强度越高的LCZ地块热岛强度越大;午间部分地块出现城市冷岛现象;水域区(LCZ G)在白天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夜间则会产生热岛效应;各LCZ地块的夜间平均热岛强度差异明显,日最低气温差异显著高于日最高气温差异。  相似文献   
5.
杨峰  姜之点 《建筑科学》2021,37(8):17-24
本文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首先简析了建筑能耗模拟在单体-街区/城区-城市等不同尺度应用的原理机制方面的差异;继而讨论了街区/城区尺度所对应的UBEM方法的最新进展;并通过对理想化街区的形态和功能布局对能耗影响的参数化模拟,探讨了使用UBEM工具辅助规划设计决策的潜力;最后对UBEM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包括城市设计和管理辅助决策、节能城区评价基准建模、绿色生态城区性能设计标准优化等方面,以帮助合理引导节能低碳城区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矢量数据,建立3个理想化典型居住小区模型,并划分6类室外活动空间;借助ENVI-met和Ray Man模型,开展室外微气候和不同人群舒适度的定量评价;进而叠加夏冬两季热感觉等级累积时长,确定室外空间适宜性类型。结果表明:高开发强度小区近地面空间平均温度更低、风速更大、室外活动空间环境平均差异更小;人体热感觉变化主要受辐射环境作用,昼夜差异显著,通常老幼群体较普通成年人对室外环境变化更敏感,尤其是在建筑阴影下和风速更大的建筑与入流风场方向相切处,但热感觉等级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不同室外活动空间微气候和舒适度差异的理解,并可直观引导室外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设施空间落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