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项目成本分析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步骤和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借助一定的数据,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和支出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和各个要素的组成进行分析,以寻求和探索项目成本的有效降低手段和方法的过程;离开此项工作,就谈不上科学的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2.
铌钒微合金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铌钒微合金钢碳化物析出过程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h后淬火,在500℃回火不同时间,淬火样品的显微硬度最高,随着回火时间延长,显微硬度先快速下降,随后上升,在回火4~10h时出现一个硬度峰,随后又缓慢下降.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这些样品中碳化物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V、Nb元素分布均匀;随着回火时间延长,碳化物的尺寸逐渐增大,数量增加,回火4~10h的样品数达到最多,与硬度峰对应,同时V碳化物依次向V、Nb和V、Nb、Mo的复合碳化物转变.  相似文献   
3.
将沉淀强化型奥氏体钢在980℃固溶1 h后淬火,然后在500~850℃时效4 h,750℃析出强化效果最好。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场离子显微镜(FIM),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研究强化相析出过程。结果表明,析出相为球形,是与基体共格的面心立方结构的γ'-Ni3(Al,Ti)相。随着时效温度提高,析出相尺寸增大,密度降低,Al元素和Ti元素在析出相与基体中的分配比逐渐提高,Ti元素的分配比明显高于Al元素,表现出更强的析出倾向。  相似文献   
4.
将实验V-Nb-Mo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处理,在500℃回火不同时间,用场离子显微镜(FIM)研究实验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过程。结果表明:回火0.5 h的样品中,碳化物处于形核长大时期,与基体的{110}呈共格关系;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碳化物形成独立的晶体结构,与基体{110}之间呈半共格关系;回火100 h后,碳化物粗化长大,与基体呈非共格关系;形状系数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先变大再变小,析出相尺寸从1.6 nm逐渐增大至15 nm。500℃回火30 h的实验钢力学性能最佳,表明碳化物的析出强化效果最明显,相应的碳化物尺寸约为4 nm。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泊洛沙姆188引发L-天冬氨酸-β-苄酯-N-羧酸酐(BLA-NCA)开环聚合,合成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材料PBLA-POLO-PBLA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合成的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运用CCK-8法研究了聚合物材料对A549的细胞毒性。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伐昔洛韦(VACV)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动态光散射粒度仪(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该载药纳米粒的尺寸为200nm左右, 具有圆球形态并且分散性能良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其载药量为4.36%,以透析法观察到载药纳米粒在磷酸缓释溶液中96h时释放达到70.22%,具有明显缓释作用。因此,PBLA-POLO-PBLA嵌段共聚物在纳米载药系统中作为药物载体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Nb-Mo-V微合金钢固溶后在450~650℃温度下回火不同时间,利用透射电镜(TEM)和三维原子探针(3DAP)对不同温度回火硬度峰值样品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火温度越高,样品硬度达到峰值所需的回火时间越短;析出强化效果最佳时合金碳化物的等效半径约1.0 nm,数量密度约2.0×10~(24)m~(-3);450℃样品中碳化物是以Nb_4C_3为核心,在渗碳体中原位形核而成,合金元素与碳原子配比接近4:3;500~650℃样品中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和碳原子形成团簇、偏聚分布在基体中,并未形成独立晶体结构和稳定元素化学计量配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核元件燃料包壳备选材料LT24铝合金在180℃人工时效早期显微硬度、组织变化及析出序列中析出物的Mg与Si原子比(r).结果表明,在180℃时效初期,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析出高数量密度的溶质原子团簇和球状Guinier-Preston(GP)区;时效4 h后达到硬度峰值,析出物以高数量密度的针状β″相为主;进一步时效,合金处于一硬度平台,析出物仍以β″相为主.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逐渐长大,r逐渐增加,β″相中r在1.23~1.35之间,β″相对合金的强化起最重要作用.在早期时效过程中合金析出物的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溶质原子团簇→溶质原子团簇+GP区→溶质原子团簇+GP区+β″相.  相似文献   
8.
沉淀强化钢在900℃固溶2 h后水淬,500℃时效1 h,利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研究了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区强化相的析出特点.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中没有析出相,马氏体和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界面处均有强化相析出,马氏体中靠近界面处有一层析出贫化区.界面处强化相的等效半径和间距均大于马氏体中的强化相,界面处富Cu相和Ni Al相中Cu,Ni和Al的含量均大于马氏体中的富Cu相和Ni Al相,而且界面处富Cu相和Ni Al相的分离趋势要大于马氏体,这是因为界面处存在大量缺陷,促进了强化相的长大,使得界面处和马氏体中的强化相处于长大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9.
将析出硬化钢10Ni3MnCuAl在900℃固溶处理2 h,500℃时效处理4 h或100 h后,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钢中NiAl和Cu的析出位置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样品中Ni、Al和Cu三种元素分布均匀。500℃时效4 h的样品中发现金属间化合物NiAl和富Cu相在相同位置析出,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到100 h,NiAl相和富Cu相有逐渐分离的趋势,这是因为NiAl相为体心立方的B2结构,而富Cu相此时已趋于向面心立方的ε-Cu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晓姣 《四川建材》2011,37(6):191-19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单位为使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是施3-.单位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施工单位生产和管理的基点,是经济效益的源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中标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每个环节,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