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关于具偏差变元高阶Liénard型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的研究工作还很少,而且对其周期解的先验估计比较粗糙,因此本文基于更精确的先验估计,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连续定理,获得了一类具偏差变元的高阶Liénard型方程周期解存在性的若干新结论,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论,并使条件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3.
4.
5.
汞是天然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天然气中汞对天然气采、储、运设备及对人体的危害,讨论了汞的烃源岩和岩浆热液2种成因模式;利用汞同位素分馏特征来鉴别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成因,认为煤型气表现为负的汞非质量分馏特征,而油型气表现为正的汞非质量分馏特征;提出了高汞天然气的富集条件,主要与烃源岩中汞含量、热力条件和岩浆热液的活动有关;介绍了天然气中汞的实验室测定和现场检测方法与仪器。针对化学吸附法、溶液吸收法、低温分离技术、阴离子树脂和膜分离5种天然气脱汞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载硫活性炭吸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脱汞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SP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从河南省各地市抽取的1 882批白酒的EC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白酒中EC的检出率为52.3%,最大值1 680μg/kg,平均含量为49.9μg/kg。7.6%的白酒中EC含量超过国际常用蒸馏酒的EC限量标准(150μg/kg)。针对不同香型白酒进行分析,EC平均含量最高的是酱香型白酒,为92.1μg/kg;其次是董香型白酒,为91.4μg/kg;第三是陶香型白酒,为84.0μg/kg,之后依次是凤香型白酒63.7μg/kg,浓香型白酒56.7μg/kg。此研究期望能为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制定白酒中EC的限量标准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质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水果罐头中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EDTA-2Na)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分析采用Phenyl柱(50 mm×2.1 mm, 1.7 μm); 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铵, 流动相B为甲醇, 流动相流速: 0.2 mL/min, 柱温: 40 ℃, 梯度洗脱; 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ESI), 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 MRM)。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并量化各个不确定度分量, 最终合成不确定度。 结果 EDTA-2Na在0.2~25 mg/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2为0.995377, 加标回收率为83.5%~94.1%,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350%~0.772%。水果罐头中EDTA-2Na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2.14%, 测量结果为(68.8±2.94) mg/kg。结论 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溶液、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标准曲线的建立及样品加标回收引起。本研究为UPLC-MS/MS法测定食品中EDTA-2Na的含量及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对河南省销售的白酒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了白酒样品641份,其中DBP检出率为25.7%,个别样品的检出含量高达16.6 mg/kg,是最大残留量(0.3 mg/kg)55.3倍;DEHP均未超出最大残留量(1.5 mg/kg)。结论:河南省市售白酒整体处于安全水平,一些白酒存在一定程度的DBP污染问题,可能由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引入,需引起重视加强监测,潜在的健康危害和风险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食品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植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状况良好性,则需要加强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使用,并了解其研究进展。基于此,本文就植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