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针对电力营销中人工抄表模式效率低、稳定性低等缺陷,文章对远程用电检查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 了该系统的具体应用和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
4.
因为大多数触电伤亡事故发生在低压配电网络中,所以做好低压设备的保护接地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低压配电网络中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系统。 相似文献
5.
旨在构建一种高效绿色的去除水环境中磺胺甲恶唑(SMZ)的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利用XRD、磁滞回线、SEM及TEM对Fe_3O_4颗粒进行了物相和形貌的表征。研究了SMZ在纳米Fe_3O_4和H_2O_2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中的催化氧化特征,并考察了p H值、H_2O_2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SMZ催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呈微球形,具有很强的顺磁性,平均粒径约250 nm,能够有效地活化H_2O_2产生·OH并高效降解SMZ。在25℃,p H=3,Fe_3O_4用量为1. 0 g/L,H_2O_2浓度为5. 0μL/m L时,所建立Fe_3O_4-H_2O_2氧化体系能在5 min内几乎完全降解20 mg/L的SMZ。循环实验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实验结论可为水体中SMZ的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种黄腐酸(Fulvic acid,FA)包覆型磁性复合材料(Fe3O4/FA)。扫描电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合成产物颗粒大小约2μm,具有典型的反尖晶石结构,黄腐酸成功包覆在Fe3O4颗粒表面。Fe3O4/FA在外界低磁场作用下两分钟内便可从水溶液分离。Fe3O4/FA对Cu2+的吸附是一个假二级动力学过程,在1h左右达到平衡,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pH=7时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9.38mg/g,和Fe3O4相比其对Cu2+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Fe3O4/F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去除重金属污染废水中Cu2+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公共建筑中个体行人交通行为的模拟,行为数据采集等相关问题,在已有行人交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及人机交互技术,建立行人交通行为模拟、行为数据采集平台,并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展了初步的行人交通数据采集实验。首先采用Unreal虚拟引擎,HTC Vive头盔、Omni万向跑步机等设备搭建了虚拟行人模拟与数据采集实验平台;然后以广州地铁燕塘站为例,进行了23组虚拟环境寻路实验,记录了测试者在不同时刻位置,视角变化等信息;最后利用采集数据对行人交通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基于VR系统的行人仿真及交通行为数据采集平台具有可行性,相关的实验结果符合行人在实际环境中的行为特征。通过对行人视角变化记录数据的分析,可以对行人细节交通行为进行判断,并作为进一步环境行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