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Prony算法的HVDC输电系统模型辨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Prony算法的辨识HVDC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直接从时域仿真数据或实测数据得到系统的等值线性模型,能够提供与特征值分析法本质上相同的信息,却不需要列写大规模的系统方程和建立系统的详细模型,为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振荡模态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方便。并用HVDC系统实例研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器数字仿真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目的,将实际直流控制系统及换流过程进行简化、等效,构造出模块化、逻辑式直流控制器仿真模型,并配合一定的换流过程模拟方法来仿真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该模型基本涵盖实际控制器的主要结构以及影响交直流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环节,具有结构明晰、可组合、易扩展、参数调试方便等多方面的优点。应用数字仿真软件NETOMAC实践该模型,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均表现出与实际系统相吻合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故障限流器的拓扑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故障限流器,它是由一个以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缩写为PWM)原理控制的电感模块和一个补偿电容并联后,再与一个限流电感串联而成。改变脉冲的占空比可以得到变化的阻抗,实现限流和串联补偿,进而有效地改善配电网在故障期间的母线电压下陷(Voltage Sags)问题。此外,本装置还有产生谐波少、能抑制谐波传播等优点。使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证明了此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放射形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一种基于潮流解的可行性而提出的电压稳定性指标,用它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各节点的电压稳定性指标值,从而找到了容易发生电压崩溃的节点。在进行分析时,采用了组合负荷模型,并说明了放射形配电网的潮流解是唯一的。最后通过一算例说明了指标用于电压稳定性分析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和电压调控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合理配置进行优化,然后着重对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系统电压的变化机理及电压的稳定性和电压调节控制对策作了较深入详细的理论分析,确定了事故后无功功率的最小补偿容量及电压水平,并用曲线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6.
考虑功率裕度的VSC-MTDC系统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VSC-MTDC系统下垂控制策略未考虑到换流站实际运行工况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改进策略中主导站下垂系数的选取与换流站容量无关,而是由功率裕度决定,可以避免主导站出现不必要的满载现象;同时,在定有功功率站中引入偏差下垂控制,避免直流网络的功率不平衡过大导致直流电压失稳的情况.PSCAD/EMTDC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初始功率裕度较小的换流站分担较少的不平衡功率,初始功率裕度较大的换流站承担较多的不平衡功率,实现了不平衡功率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7.
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最小电压降落法在判断换相失败时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换相失败判据。为了明确故障阻抗对换相失败的影响,分别通过两种方法:灵敏度分析法和节点阻抗矩阵法详细分析了故障阻抗与换相电压的数学关系。第一种方法能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换相电压的影响;第二种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得到了更为直观和简洁的换相电压表达式,可作为一种快速分析方法。基于两种换相电压分析方法,分别给出了当地换相失败和同时换相失败时的临界故障和临界耦合阻抗的求解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的换相失败判据准确度很高;同时由两种换相电压分析方法所得到的换相电压表达式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最后,详细分析了交流故障、负荷特性以及系统参数对换相电压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遍结论。 相似文献
8.
含未建模动态的非线性参数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实际系统如生化过程、带有摩擦的机器等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参数系统。如何有效地控制这类系统是-富有挑战性问题。针对一类重要的非线性参数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可用于存在参数和非线性不确定性、未知扰动和未建模动态的情况。该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控制李亚普诺夫函数法,通过引入一动态信号和自适应非线性阻尼来抑止未建模动态、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有界扰动的影响,同时采用反推设计方法来克服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所提方法不必对系统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且无论系统的阶次多高、未知参数多少,只需要一个自适应参数。理论证明,所提出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可保证整个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参数系统的稳定性,且通过适当选择设计参数,可使状态以任意精度趋于平衡点。仿真结果例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递归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递归数字滤波器的通用设计和实现的方法.据此.可编写出Butterworth型和Chebyshev型两种逼近类型的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四种选频滤波器的通用设计程序,并可在微机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