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制备MnO2@Cu2O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形貌Cu2O基底及铜锰摩尔比例对酸性橙(AO7)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状MnO2成功负载于Cu2O表面,使得MnO2@Cu2O (球形)相较于Cu2O (球形)展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在初始pH值为6时,1%MnO2@Cu2O (球形)对AO7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到96.87%。相比于八面体和正方体形貌的Cu2O基MnO2@Cu2O复合材料,球形材料具有更多的{111}晶面活性位点,吸附性能更好。MnO2@Cu2O对AO7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反应为自发地单层物理吸附,且为放热过程。实验数据还表明,较低温度时更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且25℃时该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为361.17 mg/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米双金属铁对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的降解效果,对不同负载金属、溶液pH、TBBPA初始浓度、负载量以及投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双金属铁相对于纳米铁具有更高的活性,能够更加有效地降解TBBPA,通过不同负载金属Ni、Cu以及Ag的降解TBBPA表明,nZVI/Ag降解体系效果最佳。在25?C、pH=7的条件下,1 g/L的负载率w=0.5%的nZVI/Ag对初始浓度为5 mg/L的TBBPA的降解效果最佳。nZVI/Ag降解TBBPA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TBBPA的降解速率常数随着pH和TBBPA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nZVI/Ag投加量以及Ag负载率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新乡市工人文化宫—超高大空间混凝土结构采用了加强型贝雷梁拼装施工方案,代替了传统的满堂支撑脚手架高架支模.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施工方案、拆除方案,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效益分析.该模板支撑体系缩短了工程工期,保证了结构安全,从工期和成本节约两方面均取得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5.
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在火焰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多晶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在光催化气体净化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以工业丙烷为燃料、空气为催化剂、四氯化钛为先驱物的火焰CVD法制备多晶纳米二氧化钛中热负荷对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和金红石含量的影响。以光致发光(PL)光谱为表征手段,研究了金红石含量对光激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作用。用管式光催化反应系统,研究了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对多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气体和氨气的影响,及最佳光催化效率的金红石含量。针对多晶纳米二氧化钛在低相对湿度下光催化降解效率低的缺陷,用复合法对其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改进的光催化剂在低相对湿度和干燥空气中光催化降解苯的效率。对500 m3/h模块化的填料式光催化气体净化设备进行了净化效率和催化剂寿命实验,讨论了光催化饱和浓度对净化设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环境化学\"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是值得主讲教师们持续探索的命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日臻完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如教师课堂精讲与学生课余自学相结合、让学生站上讲台授课、大力推行以生动具体的案例阐释有关机制理论的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师生互动等,不断丰富教与学的形式,较好提升了教学效果,让师生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7.
8.
通过水热法制备Cu2O/Cu2S 复合材料对甲基橙(MO) 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在Cu2O 中引入S 元素, 通过改变Cu/S 投加摩尔比, 从而得到不同Cu/S 的复合材料。利用XRD、SEM、UV-vis、EIS 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 并对MO 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XRD 结果表明, 随着S 含量的增多, Cu2S 的衍射强度逐渐上升, Cu2O 的f111g 晶面衍射强度逐渐降低。SEM 结果表明Cu2S 能较好地包覆在Cu2O 八面体的表面。通过UV-vis 和EIS 结果计算得知,复合材料带隙为1.49 eV, 电荷转移电阻大幅降低。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最佳Cu/S 投加摩尔比为15 : 1, 其在100 min 时对MO (100 mL, 10 mg/L) 降解率达到91.4%, 明显高于纯Cu2O 对于MO 的降解率(60.3%)。猝灭实验表明了?OH 和 ?O2 -在光催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磷化渣为原料,利用高压溶液法制备磷酸铁,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这种添加剂进行表征。将制备出的Fe PO4添加到厌氧发酵实验,评价其对厌氧发酵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制备出磷酸铁的纯度可达99.14%,添加相同量的Fe SO4、Na H2PO4和制备Fe PO4,都可提高产气量,其中制备Fe PO4效果最好,且最佳添加量为5%。制备出的磷酸铁,可增加产气量1 154 m L,产气速率平均提高2倍,且最终沼渣、沼液可作为有机复合肥,不产生二次污染。此方法为磷化渣资源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