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冷、热、电多能流的供需互动为立足点,基于主从博弈论,构建基于集中能源站1-N型架构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协同优化决策框架。在供给侧,通过耦合考虑投资和运行费用建立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的协同优化模型;在需求侧,综合考虑多元能源需求弹性,提出基于用能满意度与购能支出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以冷、热、电多元能源价格及相应逐时负荷为决策变量,形成供需互动博弈机制,并提出了博弈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优化决策方法的有效性。最终优化结果使得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交易量上升,促进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总体社会福利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原有能源集线器建立的静态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已不能适用供用能生长型需求。为此,本文提出更为优化的能源集线器控制体的概念,并对该控制体进口边界的典型设备进行分类建模,结合考虑网侧约束的异质能量流模型及用户生长型负荷需求约束,建立综合考虑系统“源-网-荷”生长型变化的能源集线器控制体系统模型。通过对典型生长型案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得出综合能源系统在生长型的变化下,各用户节点的能源供应状态以及系统内的能量流动,为系统未来规划以及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需求侧负荷特性的准确把握是构建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从多元负荷的共性和耦合指标、负荷聚类与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用户负荷画像及其类型化方法;评述了单元用户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及园区整体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从同类负荷的时序调控及异类负荷的互补调控两个层面探讨了园区多元负荷的调控潜力;展望了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抽汽供热与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0MW机组为例,分析计算了火电厂抽汽供热与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2种方式的特点和能耗。结果表明,当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大于5.03时,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方式的节能效果较好。目前水源热泵在实际运行时COP为4.5~5.5,其供热能耗与抽汽供热相当。  相似文献   
5.
"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是一门面向能源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并使其初步掌握能耗分析与经济评价方法的专业课程。针对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及体会,提出了基于校园能耗监控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分布式能源站由于没有相适宜的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导致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法,对燃气能源站中主机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以找出风险较高的主机设备典型缺陷项目。基于此,以"流量仪表指示异常"典型缺陷项目为例,采用故障树分析(FTA)法挖掘缺陷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底事件),以期为燃气能源站主机设备的维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居民用能价格变化,分析探讨了住宅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得出了在实施阶梯电价后,上海地区光伏发电系统已具有实际的导入价值,而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则因为阶梯气价经济性较差,不具有实际导入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慧园区的大力发展,园区内运维管理阶段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缺点也逐渐显现。BIM作为建筑信息管理模型,在运维阶段引入该技术可大大减少运维管理的消耗及成本。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了将BIM应用于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的五种新技术,分析其优劣并呈现了集成后的场景。最后提出该领域现存的问题,为BIM在智慧园区中的运维管理应用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甲醇重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了甲醇重整制氢模块、氢气提纯模块、电堆模块以及电转换模块等,现有系统发电效率能够高达30%,使用热电联产后理论效率能达到70%,因此有必要对系统内部余热情况进行研究。基于甲醇重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实验台,分析了平稳运行时系统内部产生的理论余热量,并详细计算了在不同输出功率下系统运行产生的实际余热量,结合理论计算进行对比,提出系统余热利用以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