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岩石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破坏方式对深埋、高水压下隧洞及地下开采极为重要。采用MTS和“YSL-200”对砂岩进行了常规单轴试验和不同压力水环境中的压缩试验,分析了真实水压力对饱和砂岩的抗压强度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并探讨了孔隙水压力与水围压力对岩石强度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岩在真实水压力环境中呈现“X型”剪切破坏,水压力在岩石进入裂纹扩展区时加速岩石破坏的作用效果明显;压力水可以通过扩展的裂纹渗入到岩石内部,增大岩石的含水率,影响岩石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当水压力较低时,水围压作用大于孔隙水压力作用,水压力对岩石的强度为增强效应,当水压力较高时,孔隙水压力作用与水围压作用抵消,岩石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强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暴发几率较地震前大大增加。通往银厂沟景区必经之路的东林寺-海汇桥段,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上,在2008、2009和2010年3个雨季的强降雨作用下,该段10.2 km长度范围内的11条沟不同程度暴发泥石流灾害,均属典型的地震泥石流。泥石流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1)频率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2)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3)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降雨、地形因素关系密切;(4)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继"5.12"地震后,连续3年的地震灾区泥石流活动显示,地震区泥石流已进入高发期,该时期可能持续5~10 a,甚至更长,对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应做好持久性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回淤坡度是拦挡坝设计一项很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拦截库容和工程效益。为探讨坝高以及沟床纵比降与回淤坡度的关系,选取相似比λ1为500进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沟床纵比降与回淤坡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坝高条件下,回淤坡度与沟床纵比降线性增长速率不同;坝高与回淤坡度呈二次函数关系,沟床纵比降一定,坝后回淤坡度随坝高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沈波  马东涛 《中国矿业》2012,21(5):67-70
牦牛坪稀土矿区为我国重要的稀土矿产地,在以往的开采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查明矿区现存泥石流沟10处,滑坡、崩塌有20处居多,多处矿渣矿坑高边坡极不稳定,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对此计划采取弃渣搬运、采坑回填、泥石流拦挡、泥石流排导、弃渣堆置的措施对上述地质环境问题予以治理。方案实施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强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暴发几率较地震前大大增加.通往银厂沟景区必经之路的东林寺—海汇桥段,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上,在2008、2009和2010年3个雨季的强降雨作用下,该段10.2 km长度范围内的11条沟不同程度暴发泥石流灾害,均属典型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塔基滑坡特征与治理措施,以黄(岩)达(州)线157号塔滑坡灾害为例,结合滑坡区域内主要地质环境与水文气象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发育特征、灾害特点、成因机理及发展趋势.并针对区域构造与地表水等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截排水、填埋裂缝、增设抗滑桩等工程措施为主,塔基变形和位移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减灾防灾措施,为今后治理输电线路塔基滑坡地质灾害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50D/10F连续纺扁平形粘胶长丝的试验纺制工艺参数、成品质量以及出现的问题。用现行工艺生产连续纺扁平粘胶丝可纺性稳定,产品指标除干强外其它均达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色斯满沟虽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但近期稳定。拟建安宁河水电站坝址位于沟口下游约300 m处,正确判定该沟的性质以及今后的活动情况,对拟建水电站的选址至关重要。在对该沟沟口堆积扇、沟道泥痕、台地等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判定该沟曾经暴发过泥石流,进而对该沟所具备的物源条件,尤其是南北两条支沟的冰碛物数量和稳定性作出了详细评价,判断北支沟的冰碛物为该泥石流沟的主要物源。对该沟泥石流的特征和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东川型梯形排导槽结构开展了室内动床模拟试验,进行了45组试验,结果表明:排导槽纵比降及肋板间距发生改变时,动床上的平面形态及纵剖面形态均因试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肋板高度及肋板间距一定时,排导槽纵比降增大,最大冲刷深度有增加的趋势;动床颗粒粒径组成变化较为复杂,但在肋板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大致表现为过流后动床上残留的泥沙粒径大于10 mm的颗粒质量分数随排导槽纵比降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