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1篇
  免费   1219篇
  国内免费   659篇
电工技术   849篇
综合类   1032篇
化学工业   1174篇
金属工艺   598篇
机械仪表   687篇
建筑科学   669篇
矿业工程   383篇
能源动力   239篇
轻工业   1022篇
水利工程   286篇
石油天然气   269篇
武器工业   302篇
无线电   10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7篇
冶金工业   398篇
原子能技术   181篇
自动化技术   11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织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纺织预制体的纤维结构对复合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然而,预制体的纤维结构在织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宏观尺寸和微细观结构的变形,甚至产生褶皱缺陷。纺织预制体作为一种柔性骨架,其变形机制十分复杂。采用试验测试来表征预制体的力学变形特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建立理论和数值分析模型的基础。本文对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体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成型试验等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将为预制体力学测试技术的改进、测试标准的建立和成型过程中的准确控形提供理论指导,对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需要大量有标签样本进行训练,且模型训练难以达到稳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条件生成网络和信息最大化生成网络的结构优势建立了条件信息卷积生成网络(C-Info-DCGAN)。模型增加图像的类别信息和潜在信息作为输入数据,然后利用Q网络去更好地发挥类别信息和潜在信息对训练的引导作用,并且利用深度卷积网络来加强对图像特征的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加快模型训练收敛速度,并有效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竖井是大型水电工程中广泛采用的重要建筑物,但竖井的传统施工方法存在施工程序复杂、人工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不高等特点,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通过对杨房沟水电站大型竖井施工过程的研究,总结出精细化控制爆破、小溜渣井施工方式,同时也设计了一套用于运输的综合提升系统。采用上述创新方法不仅减少了繁琐的施工程序,降低了安全施工风险,而且大量采用机械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该工程竖井施工的安全风险可控。相关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竖井施工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结果为页岩气地质"甜点"评价、地质选区、储量计算、水平井压裂层段优选及开发方案确定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与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地质评价实验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含气性和物性这3个方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设备研发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海相页岩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标准,对于推动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给我国页岩气基础地质研究、实验室建设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在上述3项页岩气地质评价关键实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对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页岩微观孔隙结构测试,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定性观测和定量表征测试方法,实现了由静态表征向动态表征的转化,未来需要在页岩孔隙结构的原位表征和孔内流体赋存特征直接观测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②对于页岩含气性测试,目前已经建立了现场与室内相结合的含气性定量表征系列技术,实现了对页岩吸附气和游离气赋存特征的定量评价,未来需要在深层页岩损失气量计算、页岩气吸附机理及模型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③对于页岩物性测试,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技术,实现了对页岩孔隙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未来需要在孔隙度测试条件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统一标准。结论认为,只有不断地改进和优化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技术,才能够满足科研与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刺梨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法。刺梨样品采用QuEChERS前处理,正己烷溶液进行提取,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C18各50 mg固相分散净化,浓缩定容后用GC-MS/MS法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通过保留时间、特征离子及其相对丰度定性,外标法定量。15种有机氯农药在0.05~1.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7。分别向刺梨样品中分别加入标准品25 μg/kg、50 μg/kg、100 μg/kg时,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1.98%~105.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10%,检出限(S/N=3)在0.001 2~0.021 2 mg/kg。该方法具有经济、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势,适用于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将Bacillus sphaericus 2297蛋白酶基因osp在Bacillus subtilis WB800异源表达,并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以Bacillus sphaericus DS11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os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A0911-His_6-osp,重组质粒转化Bacillus subtilis WB800获得重组表达菌株Bacillus subtilis WB800-pMA0911-His_6-osp。利用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酶至电泳纯。重组酶最适催化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pH 8.0,在20℃~30℃下保温10 h保持80%以上酶活力,在pH 7.0~9.0处理24 h保持60%以上酶活力;Sr~(2+)、K~+、Mg~(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Fe~(3+)、Ba~(2+)、Ca~(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重组蛋白酶在极性常数为0.8~3.1的有机溶剂中孵育6 d后保持53%以上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从水开菲尔粒中分离得到1株能产生抑菌物质的菌株QF01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产细菌素进行实验、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通过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能力,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16S r DNA和细菌素相关基因并测序,利用Pro Param tool、TMHMM 2.0、Inter Pro Scan、SOPM和SWISSMODEL在线软件对基因编码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产的细菌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含有pln D、pln EF、pln V、pln R四种基因,其中pln V基因编码产物有跨膜螺旋结构,其结构存在信号肽特征。此外,从三级结构的模型预测得到4种基因的编码产物均存在α-螺旋、β-转角、伸展链和无规则卷曲。结论:从水开菲尔粒分离得到的L.plantarum QF01菌株,含有pln D、pln EF、pln V、pln R细菌素基因,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推力矢量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状态反馈对系统极点进行配置的方法,同时采用该方法设计了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伺服系统的稳态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推力矢量伺服系统的性能优于基于输出反馈的PI-陷波滤波控制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制备氯化丁基橡胶(CIIR)/丁腈橡胶(NBR)宽温域阻尼材料,研究CIIR/NBR并用比以及765树脂、木质纤维素和石墨烯的用量对并用胶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IIR/NBR并用比为30/70,765树脂、木质纤维素和石墨烯的用量分别为4,10和5份时,并用胶具有较宽的阻尼温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