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669篇
  免费   65962篇
  国内免费   42382篇
电工技术   53979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60646篇
化学工业   71758篇
金属工艺   39979篇
机械仪表   40637篇
建筑科学   46307篇
矿业工程   24199篇
能源动力   15370篇
轻工业   57260篇
水利工程   19967篇
石油天然气   22047篇
武器工业   8613篇
无线电   628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744篇
冶金工业   23708篇
原子能技术   8788篇
自动化技术   86198篇
  2024年   901篇
  2023年   9300篇
  2022年   21645篇
  2021年   28360篇
  2020年   20978篇
  2019年   13269篇
  2018年   13895篇
  2017年   16673篇
  2016年   13710篇
  2015年   24830篇
  2014年   32542篇
  2013年   38758篇
  2012年   49417篇
  2011年   51511篇
  2010年   48757篇
  2009年   46385篇
  2008年   47766篇
  2007年   46345篇
  2006年   39996篇
  2005年   32031篇
  2004年   22762篇
  2003年   15830篇
  2002年   14762篇
  2001年   13363篇
  2000年   10765篇
  1999年   5187篇
  1998年   2277篇
  1997年   1844篇
  1996年   1610篇
  1995年   1386篇
  1994年   1093篇
  1993年   773篇
  1992年   596篇
  1991年   473篇
  1990年   414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225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66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140篇
  1979年   91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85篇
  1959年   9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纸绝缘局部放电问题受到业内普遍关注,为探究在交直流复合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征,该文搭建测量平台,并设计气隙、悬浮、柱板沿面和针板放电4种油纸绝缘典型缺陷的放电模型.结合这4种局部放电的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复合电压比例下,4种典型缺陷局部放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前3种缺陷平均放电量在起始阶段与直流分量呈现负向变化的特征,与局放起始电压的关系呈正向变化特征.在交直流混合电压下,悬浮绝缘放电模型与其他3种典型缺陷的放电模型相比较,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明显增加,交流电压下的平均放电量降低.所得结果为利用局部放电试验判别换流变缺陷类型和电压形式对局放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油浸式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和运行寿命与其热点温度密切相关,准确预测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监测变压器健康状态和制定动态增容决策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预测变压器热点温度,以变压器负载率、环境温度和顶层油温为特征值,采用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3种方法分别拟合变压器的热点温度,结果表明,ELM模型的拟合度更高,运算速度更快.通过温度、湿度、天气类型等7类变压器运行历史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作为ELM模型的前置输入,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变压器热点温度实时预测方法.以某220 kV油浸式变压器的运行数据为样本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发现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在±1℃之内,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Samples in Si–Al-R-O-N (R = Y, Gd, Yb) systems were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s using R2O3, Al2O3, SiO2 and Si3N4 powders as starting materials. X-ray diffraction was done to investigate RAM-J(R) solid solutions [RAM = R4Al2O9, J(R) = R4Si2N2O7] formation and their equilibrium with RSO (R4Si2O10). Phase relations between RAM, J(R) and RSO at 1700 °C were summarized in a phase diagram.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 limited solid solution of RAM and RSO could be formed along RAM-RSO tie-line, while RAM and J(R) form a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 along RAM-J(R) tie-line. In RAM-J(R)-RSO ternary systems, the RAM-J(R) tie-lines were extended towards the RSO corner to form a continuous solid solution area of JRAMss (R = Y, Gd, Yb). The established phase relations in the Si–Al-R-O-N (R = Y, Gd, Yb) systems may facilitate compositional selections for developing JRAMss as monolithic ceramics or for SiC/Si3N4 based composites using the solid-solutions as a second refractory phase.  相似文献   
4.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change optical absorption dynamically by applied electric field, nickel oxide (NiO) is a promising anodic material in smart windows, which can impro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construction buildings. Although many works have achieved high electrochromic performance with different metho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still not fu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we prepared the NiO films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stability by 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were employed to figure ou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as-deposited films. Afterward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p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repared NiO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is basis, the origin of surface charge was fully analy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test. Thes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firmly confirm that both the surface reaction and capacitive effect bring about the excellent EC performance in NiO films. These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clear evidence about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in NiO films, but also offer some useful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EC materials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and longer stability.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部分山地丘陵为研究区域,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AW3D30、SRTM3 V4.1和ASTER GDEM V3的高程精度。利用车载动态PPP技术对沿广州、惠州、韶关、清远约730 km的线路进行了数据采集, 并由CSRS-PPP定位服务系统解算得到动态点的WGS84坐标, 再通过重力场模型EIGEN-6C4将动态点的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 最后对3种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高程检核。结果表明: AW3D30、SRTM3 V4.1和ASTER GDEM V3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55、0.17、1.59 m, 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78、5.84、8.88 m。3种数字高程模型的平均误差在不同海拔区间差异明显, 其中AW3D30在不同海拔区间的平均误差振幅相对较小, 在2.18 m以内; SRTM3 V4.1的平均误差与海拔为负相关关系, 平均误差随着海拔的升高由正值逐渐转为负值; ASTER GDEM V3的平均误差在(0 m, 250 m]海拔区间为2 m左右, 在(250 m, 800 m]区间为-2.28 m。AW3D30的均方根误差与标准差整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SRTM3 V4.1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ASTER GDEM V3无显著规律, 在(100 m, 250 m]区间优于7.69 m, 在其余区间优于9.86 m。  相似文献   
6.
利用STM32F103VET6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器、两相四线步进电机及麦克纳姆轮小车制作了可以在平面内进行全向移动的智能小车,该小车可以实现在平面内的前进、后退、左平移、右平移及沿中心旋转等各种动作.在系统中,通过STM32单片机输出PWM脉冲来控制步进电机旋转,通过调节电机驱动器上的细分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该系统成本低,响应快,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7.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粉土粘聚力低、水稳定性差等工程应用问题,采用烧结法赤泥和基质沥青为主材制备粉土固化剂(RAC)对粉土进行综合稳定。按5%水泥优选掺量并附加0,2,4,6,8% RAC成型稳定粉土试件,经过标准养护、浸水软化、循环加热、低温冻融、高温自愈等特定试验条件后,进行3d、7d和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与压缩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掺量RAC稳定粉土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粉土、水泥稳定粉土和RAC稳定粉土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孔隙特征,进而探讨固化稳定机理。结合实体工程的应用实践对RAC稳定粉土的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与单掺水泥相比,RAC稳定粉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2,4,6,8%RAC稳定粉土标准养护3d强度分别提高110%,146%,156%,161%,28d龄期浸水强度损失率均小于20%;当RAC掺量高于4%时,循环加热5次以上可使稳定粉土的强度增长超过140%,低温冻融强度损失率小于15%;试件加载至90%极限荷载,循环加热5次后,2,4,6,8%RAC稳定粉土强度变化率分别是-8.3%,-2.3%,+8.0%,+12.9%。SEM图像显示RAC稳定使粉土形成密实的胶结凝聚体和均匀分布的孔径小于1μm非连通微孔结构,有利于稳定粉土水稳定性和抗冻性的提高;高温条件下沥青组分发生湿润粘结包裹粉土颗粒及水化产物,同时加速扩散填充内部孔隙和微裂缝,实现土体的损伤修复和结构补强。实体工程中RAC稳定粉土结构层取芯测试抗压强度为1.7MPa,压缩模量为1360MPa,路面弯沉为18~23(0.01mm),未出现裂缝、坑槽、松散等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磁感应断层成像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成像技术,在脑出血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连续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磁感应 断层成像系统由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两种线圈组成,其中激励线圈只有一个,而检测线圈在以往的研究中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 个。 由于空间限制以及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如何在不损失成像准确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线圈的个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 义。 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仅使用 5 个检测线圈,分别检测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磁场信息的双向检测成像方法。 进行了含有半 径为 15 mm 的单个异质体和半径分别为 7 和 15 mm 的两个异质体的复杂头部模型仿真实验和异质体检测的仿体实验,结果均 表明双向检测成像方式不仅可以抵消检测线圈个数减少带来的影响,而且具有更高的抗噪性能和成像准确度,从而为推动 MIT 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